“ Nature is music”—整個大自然都是最真實的音景(Real soundscape),人類有發聲的本能,打擊器物並模仿大自然中音景的慾望,讓我們把最自然的地球資源--木頭的聲音(Tonewood),融入我們的生活,帶進我們的環境。我們叫它,環境音樂(Ambient music)。
Tongue drum 舌鼓,又稱 Slit drum,是世界上人類文明古傳的樂器之一。自幾百年前,Slit drum的樂器文化就是非洲、亞洲、美洲相當普及可見的音樂文明。和起源並盛行於西非的金貝鼓(Djembe)一樣,兩者都具有人類文明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人類隔空相互溝通和音樂情感表達(Communication and musical expression)的樂器功能,所以人類造此等樂器,追求的除了滿足人類發聲的本能和慾望,也實踐了所謂的視覺美感(Visual beauty)、聲學卓越(Acoustic excellence)、善盡木頭自然資源的傳遞聲音品質(Tone quauity of each piece of wood)。
在非洲原始森林中,被發現鏤空(Slit)的大樹,首度被原住民的雙手拍打,配合著人類與生俱來的節奏律動,產生了木頭特有的空間感空靈(Water-drop)音色和引人入勝的共鳴,但它不能產生兩個以上的音符(Note)。近年歐美愛好音樂人士的研究開發,樂器DIY族的大肆流行,創造了相當優美音色的木舌鼓(Wooden tongue drum),運用了所謂的開放和聲(Open harmonic)的樂器設計概念,並透過數組的和絃安排(Chords progression and tongues layout) 、以及大、小調樂理(Major and minor)使每顆鼓獨特唯一的調音手法,製作出極為耳朵友善(Friendship to ear)的木樂器。演奏這樣的樂器,善待了自然資源,而與環境對話,形成了最美的環境音樂(Ambient music),並生生不息和我們愛護的地球共存。
1. 任何對木作樂器具有了解慾望、學習熱情的學員,均可參加。(已具備木工學習經驗者更佳)。
2. 課程在普通視聽教室上課,故學員需自備工具/文具器材:
a. 筆記型電腦及收音麥克風,(無者使用老師的)。
b. 手持電鑽、刻磨機及鑽頭,(無者使用老師的)。
c. 木工F夾(喉深8cm,夾持範圍20cm以上),每位學員需自備至少2支以上,可上課後由學員團購。
d. 木工手弓鋸及鋸條,可上課後由學員團購。
e. 塗裝所需塗料、筆刷、溶劑、砂磨紙,可上課由學員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