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管講古-氣象台胡椒管111週年紀念活動
    
    
        
        人氣:919 人
        
 課綱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六 下午03:00~04:50(第一次上課日期:10 月 17 日)
 
    - 開課地點:
 
        -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公園路750號)
 
    - 招生人數:
 
        - 
            100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1 學分 0 元(1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18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不論對象均免收 1500 元
 
                                    - 教材費:100 元
 
                                                                - 旁聽費: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成大建築系 碩士
 
                    - 現職:
 
                    - 財團法人古都報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 相關學經歷: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私立高苑技術學院建築系 講師
*國立空中大學 講師兼學科委員﹙迄今﹚
*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 講師 
                
             
         
     
    
    
        
        
            
                
                    - 最高學歷:
 
                    - 崑山工專機械科
 
                    - 現職:
 
                    - 奉茶茶坊負責人
 
                    - 相關學經歷:
 
                    - 台南市茶藝葉聯誼會會長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興建於1989年的台南測候所,位於古地名為「鷲嶺」的高地上,是過往府城的地標。目前為台灣具有歷史性建築的測候所,深具歷史與藝術意義,並已於2003年升級為國定古蹟。
被老台南人叫台南測候所為「胡椒管」,因為其建築奇特,是一座以機能為考慮的建築,以三個同心圓為主,分別為白色的塔形、走道及牆,一樓的屋簷把原切割成十八等分,為台南市古蹟中唯一的圓形建築。
早在日治時代就在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等五地設置5所「測候所」,如今只剩下台南測候所,並在西元2003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
當時同性質的測候所還有台北與澎湖兩座,其造型皆屬相當特殊的「同心圓」配置形式,中央有一圓形高塔〈風力塔〉,四周包圍18邊形的室內空間。目前測候所是一座活古蹟,透過風力塔與衛星定位〈隔壁新建氣象中心〉一起並肩作戰,據氣象博物館義工說日本人還為此組團來台南考察,因為即使在日本屬於這樣的古蹟尚未保存得如此完整,這是台南人的驕傲。
整修後的測候所分為所長室、預報室、觀測作業室、值班室、地震室、通信室等…預報室桌上放置一張天氣圖,天氣圖的一角還蓋著「軍資秘」,顯示當時觀測氣象這樣的資訊屬於極機密的單位,不容許任何資料的洩漏。地震室還擺放著一具古董級的威赫氏地震儀,從1933年到1988年,走過近一甲子的歲月,現在則被安置在裡頭供民眾瞻仰。
今年是胡椒管111週年,本門課將帶大家走入氣象台的歷史,並邀請老氣象人帶大家重溫台灣百年來記憶猶新的颱風、地震的故事,看看在在大風大雨的第一線,氣象人是怎麼當我們的「順風耳、千里眼」,為我們守護家園。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1.對台南城氣象歷史充滿好奇,想進一步瞭解。(學員有學習熱情)
2.喜歡閱讀、旅行、書寫(學員特質)
3.願意分享、發表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1.分為室內課程及戶外教學,室內課程以簡報、討論為主;戶外課程則安排參訪胡椒管,講解胡椒管歷史。
2.書寫「胡椒管111週年紀念」心得,提供給氣象中心作為未來出版參考。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本堂課為講座,無學分,但繳交心得可獲氣象台紀念品一份。
    
    5.備註&推薦書目
    
        上課時間   10月17、24、31日週 (六) 下午3:00~6:00  
上課地點   台南區氣象中心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09-10-17
                    
                        (六)下午03:00~04:50
                    
                    其它
                 
                - 
                    
                
 
                - 
                    10/7  打開胡椒管的建築史
講師/張玉璜	
1.課程大綱介紹、學習觀念溝通、認識學員、相關網站介紹
2.胡椒管建築的整修故事
10/24 現代千里眼、順風耳—老氣象人說氣象
講師/吳福悠	
站在風雨預知的第一線—
老氣象人說台灣氣象史
10/31  在胡椒管對面.奉茶
講師/葉東泰	
在胡椒管對面奉茶20年,細說胡椒管晨昏之美
                 
                - 
                    張玉璜
吳福悠
葉東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