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26【報名需備資料


    ● 新生報名| 請準備 一吋照片1張 、身分證件正本備查、報名註冊費200元、學分費。
    ● 舊生報名| 請準備 學員證、報名註冊費150元、學分費。
    ● 設籍...[詳全文]

  • 2024-12-26【線上報名的操作方式


    ★ 舊學員登入系統:帳號、密碼皆為個人的「身份證字號」(英文字大寫)
    ★ 點選欲報名的課程,再點「我要線上報名」,之後再按確認繳費。
    ★ 領有身...[詳全文]

  • 2024-12-09【114年第一學期,報名須知(114/3/3起開課)


    ● 12/29(日)上午9:00起 新舊生 同步開放 線上報名/線上轉帳
    ● 12/30(一)起 開放 現場報名
    ● 部份課程分時段開放線上報名,請見報名須知,以取得線...[詳全文]

:::

用易經閱讀人生

人氣:1926 人 人氣:1926 人 下載課綱PDF 課綱
確定開課 確定開課 未開放線上報名 未開放線上報名
課程資訊 課程資訊
上課時間:
每週 五 晚上07:00~09:50(第一次上課日期:09 月 07 日)
開課地點: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公園路750號)
招生人數:
35 人
課程收費:
  • 總學分費:2 學分 2000 元(12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3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教材費:90 元(使用教材:講師所整理,含64卦384爻及彖、象、雜卦、序卦、文言等傳之易經文本講義)
  • 旁聽費: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
授課老師 授課老師
最高學歷:
逢甲大學建築工程學系
現職:
台南社大講師
相關學經歷: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初級解說員及推廣講師
禾豐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生態顧問及業務推展人員

劉哲雄老師說:將自己的學習歷程分為「學建築、入荒野、習易經」三個階段。其中,「學建築」,令自己至目前為止,仍從事工程上的職業,亦為其現階段生活上主要的經濟來源。1997年則有「入荒野、習易經」的異業學習,並在積極的努力下,於1999年開始了易經的推廣教學。事實上,在易經的推廣教學過程中,除了「將現代生活中,易經與人之關係」做了闡發之外,更期待能夠將所習得「易經的生命智慧」與更多的人分享,期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獲得其良善人生。而這也徹底的改變了個人在37歲之後的生活態度及對生命的看法:「凡事皆有其因緣條件的限制,臨事之時,人並非如自己所想像的那麼樣的能力具足,而是應該更謙虛的看待自己的一切行止。」

關於這一門課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那20、30、40、70歲學易又會是何等模樣呢?易經在何處可以見到?它存在於二千多年前?在孔廟裡?在菜市場裡?在阿根廷的探戈裡?還是就在我們的生活裡?也許透過這門課,我們對易經的真實面貌,會有更清楚的認知,而且,待我們熟悉它之後,就可以將先人生活經驗的智慧精華用之於個人生活的領域,令自己擁有良善的人生。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對文字有基本認識,具觀察力與想像力又願意以熱忱進行學習者即可。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藉由對古文字的詳細解釋之後,結合易占的操作,與課程中進入實體世界的參訪討論,希望能從易占和人際與事件的運作中,學習到卦爻辭或卦象變化的意義,讓學員能從用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的人生,獲得更豁達的生命體驗。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出席率與至少兩次的解卦作業記錄,或易經與生活經驗結合的心得做為評量標準。
5.備註&推薦書目
《周易折中》李光地 撰集 瑞成書局
《易經繫辭傳解義》吳怡 註譯 三民書局
《象與騎象人》強納森‧海德特 著 李靜瑤 譯 網路與書 
各週課程規劃各週課程規劃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授課講師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12-09-07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讓自己不沾染的活在當下—臨、觀二卦綜論
  • 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存在,是一個你我都無法迴避的課題。當衝擊到來的時候,只有坦然面對與全然接受,再針對這足以影響生命的題材,進行深度的諦觀,奪取其內藏的究竟意義,以獲得生命成長的資糧,才是最佳的處置之道。這正是臨、觀二卦,所要提醒我們的道理之一。
  • 劉哲雄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12-09-14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噬嗑、賁二卦綜論
  • 易經的世界,用噬嗑卦以刑人、導人以正,以賁卦的身體力行,追求終極「无色」的境界,「文攻武嚇」的作為,無非就是為了掃除不當的紅塵沾染,回歸生活常軌,並以「賁其趾」做基礎,最起碼完成「白賁,无咎」,一個所謂「生命提昇與成長」的成果。
  • 劉哲雄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12-09-21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傷害的療癒之道—剝、復二卦綜論
  • 復卦所說的「天地之心」,就是一顆無有雜染,像天地般無私的提供所有資源,可以讓我們覺察到問題的「醒覺之心」。一般而言,「剝」是一種傷害,可是,當我們經由剖析以「剝除」層層疊疊的遮蔽,以獲得「復」實際的救贖之後,「剝」亦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功夫。
  • 劉哲雄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12-09-28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蓄養「面對真相」的智慧—无妄、大畜二卦綜論
  • 无妄卦所欲說明「盡其在我」的道理,表面上看起來好像缺乏積極的動能,卻是讓我們回歸現實,勇敢面對真相,重新定位自己,如實追求「進而上」之目標,人人都需具備的基本認知。「大畜」並不是終極目標,而只是一個仍然需要持續的「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的過程。
  • 劉哲雄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12-10-05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超越源於自養與承擔—頤、大過二卦綜論
  • 頤卦回歸自我的「自求口實」,及其「慎言語,節飲食」的實踐原則,引導我們進入自養自蓄的常道。而大過卦因為超負荷壓力所造成的「棟橈」境遇的現實,與「獨立不懼,遯世无悶」的勇決態度,則是告訴我們:「面對『非常』時刻,當仁不讓的承擔,反而是自我救贖的起步」。
  • 劉哲雄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12-10-12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不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坎、離二卦綜論
  • 位處上經終結的坎、離二卦,將「險阻人生」,視為是人生試煉與成長的過程;更是文明事業成就的必經歷程。
  • 劉哲雄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12-10-19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易經的感情世界—咸、恆二卦綜論
  • 古往來今,感情的世界,若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而言,雖然可能永遠都如羅生門般的令人難以理解;可是「無論任何人,若想追求天長地久的情事,不變的志願、持恒的毅力及日新又新的行動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 劉哲雄
  • 第 8 次課程
  • 第 8 次 2012-10-26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進退之間的全身之道—遯、大壯二卦綜論
  • 人間世,不論所追求的目標是大或是小,能夠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全身之道」的建構,絕對是任事之前,必要有的準備;當然,我們更清楚知道:「臨事之時的態度與相應的行動,將決定我們最終的去處」。
  • 劉哲雄
  • 第 9 次課程
  • 第 9 次 2012-11-02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變化是人生歷程中的常態—晉、明夷二卦綜論
  • 作《易》者特別欲藉由卦象直接呈現「日出日沒」景象的晉與明夷二卦,再次強調「無常變化」時刻都存在的事實。
  • 劉哲雄
  • 第 10 次課程
  • 第 10 次 2012-11-09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果真「家和萬事興」?—家人、睽二卦綜論
  • 血脈相連所創生之家人的關係,卻容易因為「易親易和」而失之於不能敬慎相待,或失之於無度的嘻笑怒罵,故《易》用人人皆當建構「君子以同而異」的概念,藉由確實了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放下所有如「見豕負塗」般的成見,建立具足同理心的相互尊重,並以「如其分而行」的「利女貞」為基礎,勉之以互動之時「言有物而行有恒」的落實,期不只能夠避除家變,更要共創和而興之「富家大吉」的家業。
  • 劉哲雄
  • 第 11 次課程
  • 第 11 次 2012-11-16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生命閱讀週
  • 无咎─令自己在錯誤中,持續透過學習,不斷的成長。
  • 劉哲雄
  • 第 12 次課程
  • 第 12 次 2012-11-23
    (五)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吃苦當作吃補—蹇、解二卦綜論
  • 人間世,在目標的踐履過程中,險阻苦難不只絕對不會少,有時候它還是令自己獲得成長,或令生命於更上一層樓之時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易經特別利用卦象直接顯現出山阻水險的蹇卦,與強調依序而行以解除險難之操作的解卦提出建言。
  • 劉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