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大台南旅行吧!(5)
---關於文學、歷史、遺址與故事
人氣:2219 人
課綱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三 晚上07:00~09:50(第一次上課日期:03 月 06 日)
- 開課地點:
-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公園路750號)
- 招生人數:
-
35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3 學分 3000 元(18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3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旁聽費: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 現職:
- 承天府文史工作室 負責人
- 相關學經歷:
- 曾擔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解說員訓練講師、台南市古蹟導覽協會講師、台南市大員文化觀光協會授課講師、德鍵職訓中心中高齡就業訓練文化古蹟課程講師、群偉職訓中心中導遊領隊班文化古蹟課程講師。文化局文資處文史研究員。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南區陪伴顧問。崑山科技大學導覽與導遊就業學程講師。現任長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及文創學程講師。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要認識大台南市的文化之美,有必要瞭解大台南昔日的歷史文化、城市發展與人群活動。藉由課程四周講授之後帶領學員實地參訪。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要想認識大台南的文化之美的人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首先皆以課堂講授方式進行,先建構初略的概念與認知,最後再以實地探訪方式,親自體會大台南市的歷史人文之美。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參加與分享就是最好的課堂回饋
5.備註&推薦書目
【停課公告】
102年6月12日﹝三﹞為端午節停課一堂,課程順延!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13-03-06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民以食為天--聽一聽在地人的吃點心情懷
-
早年先民大批從中國閩粵等地來台開彊闢土,篳路藍縷建立家園,最早聚集處就是府城。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飲食文化也隨著先人生活逐漸開展,當然,各廟口及中西區等人潮多的地方,就是點心發展的起源,早期人民一日五餐,除三餐正餐之外,下午的點心更是兵家必爭的時段,因此自然發展出琳瑯滿目、不到夜深不打烊的各式點心。
-
高凱俊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13-03-17
(日)上午09:00~11:50
-
戶外走街---邊吃、邊聽、邊看、邊想像
-
8:30—11:30,品嚐早上點心攤,並走訪周邊舊巷弄及廟宇。
-
高凱俊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13-03-20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王得祿與府城的一二事
-
王得祿是平定台灣「蔡牽事件」的清朝將領也是臺籍最高階官員。與府城淵源甚深,留在府城廟宇的匾聯甚多,連安平妙壽宮亦有其題字的蝙蝠柱。讓我們更深入來認識王得祿與府城的關係為何!
-
高凱俊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13-03-27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王得祿與笨港地區媽祖廟的關係探索
-
王得祿於嘉慶13年(1808)詔命任福建水師提督。嘉慶16年(1811)鳩資建新港奉天宮。道光6年(1826)創建嘉義縣新港鄉溪北村六興宮。道光7年(1827)進京銷假、陛見、候用。道光17年(1837)贈「海天靈貺」匾額及大鐘、巨鼓於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媽祖廟。
-
高凱俊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13-03-31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戶外活動1(搭乘遊覽車)
-
-
高凱俊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13-03-31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戶外活動1(搭乘遊覽車)
-
-
高凱俊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13-04-10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府城歲時節令
-
-
高凱俊
- 第 8 次課程
-
第 8 次
2013-04-17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竹溪的人文地景
-
竹溪是昔日府城南郊的溪流,古稱『南溪』、『溪仔墘溪』或『蓬溪』,在清代以前,這條小溪沿畔綠竹成蔭,風景宜人,乃有『竹溪』之稱。在這條碧水潺潺,且沿岸都是茂密的森林,荷蘭人稱之為「哈赫拿爾森林」。據考證創建於西元1664~1665年(明鄭時期)的著名『竹溪古寺』便位於溪畔;又1693年當時郡守吳國柱曾在此建立竹溪書院。從荷治時期至今三百多年來,竹溪上游部分因都市開發河道由地下箱涵取代,昔日河道已變成今日道路,竹溪來到中游,由於沿途接納大量的汙水,昔日清澈的水質已不復見,只有在中央一段竹溪寺至南山墓地間,因人煙稀少至今還保留著原本的生態景觀。
-
高凱俊
- 第 9 次課程
-
第 9 次
2013-04-21
(日)上午09:00~11:50
-
走‧看‧賞竹溪
-
戶外課
-
高凱俊
- 第 10 次課程
-
第 10 次
2013-04-24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從熱蘭遮城到安平古堡
-
安平是臺灣歷史的起點。十七世紀荷蘭人在大員島建立「熱蘭遮城」(今稱為「安平古堡」)。它是臺灣在荷治時期最早創建的古城堡,也是荷蘭人統治臺灣38年之久的政治、經濟及軍事中心。1661年鄭成功將大員改稱『安平鎮』。1947年官派市長卓高煊將它命名為「安平古堡」。
-
高凱俊
- 第 11 次課程
-
第 11 次
2013-05-01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安平舊聚落形成及安平的六角頭
-
安平舊聚落創建於荷治時期的熱蘭遮市鎮,隨著朝代更迭及居民的增加,才形成今日的風貌。由於聚落逐漸擴大,因而分成六角頭,分別為灰窯尾社、港仔社、海頭社、囡仔宮社、王城西社、十二間社。
-
高凱俊
- 第 12 次課程
-
第 12 次
2013-05-08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安平洋行與安平水師五館
-
清康熙22年(1683),臺灣歸大清版圖後,清廷認為臺灣易生民變,不宜自本地徵調兵源。次年,清廷為鞏固臺灣防務,置臺灣水師協駐紮安平,安平成為水師重鎮。當時各同鄉營兵為奉祀神祇,就以原屬部隊之名,在安平建立廟館,作為連絡與聚會之所,計有提標館、烽火館、閩安館、金門館、海山館等五處,合稱「安平水師五館」,目前僅存海山館。
清咸豐8年(1858)與英國簽訂天津條約,開安平及淡水為通商口岸,當時在安平有英國德記、怡記、和記、德國東興及美國唻記等五大商行,合稱「安平五大洋行」。光緒21年(1895),日本領有臺灣,安平五館原有功能淪喪,加以安平港之淤塞,五大洋行逐漸自安平撤資,目前亦僅存德記與東興二洋行。
-
高凱俊
- 第 13 次課程
-
第 13 次
2013-05-19
(日)上午09:00~11:50
-
安平走街(一)
-
-
高凱俊
- 第 14 次課程
-
第 14 次
2013-05-26
(日)上午09:00~11:50
-
安平走街(二)
-
-
高凱俊
- 第 15 次課程
-
第 15 次
2013-05-29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由八吉境來看大宮町到泉町的變遷
-
清代府城所謂「境」,就是人群與地域的結構。由於清末府城因民間保甲內壯丁是防禦外敵與維持治安的民間力量。而八吉境大致沿著今民權路以南之永福路一帶的廟宇組成。日治時,市區改正後就命名為大宮町及南側的泉町。
-
高凱俊
- 第 16 次課程
-
第 16 次
2013-06-05
(三)晚上07:00~09:50
-
戶外走訪大宮町、泉町
-
-
高凱俊
- 第 17 次課程
-
第 17 次
2013-06-19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府城人物誌(2)
-
主要以日治時期府城的重要士紳韓石泉醫師、辛西淮先生為主,來了解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們是扮演什麼角色,進而影響當時的社會。
-
高凱俊
- 第 18 次課程
-
第 18 次
2013-06-26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台南真奇廟 (三)或分享課
-
延續上學期的特色廟宇介紹。
-
高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