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大台南旅行吧(8)!
---關於文學、歷史、遺址與故事
人氣:2063 人
課綱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三 晚上07:00~09:50(第一次上課日期:09 月 03 日)
- 開課地點:
-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公園路750號)
- 招生人數:
-
35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3 學分 3000 元(18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3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旁聽費:
每次 300 元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 現職:
- 承天府文史工作室 負責人
- 相關學經歷:
- 曾擔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解說員訓練講師、台南市古蹟導覽協會講師、台南市大員文化觀光協會授課講師、德鍵職訓中心中高齡就業訓練文化古蹟課程講師、群偉職訓中心中導遊領隊班文化古蹟課程講師。文化局文資處文史研究員。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南區陪伴顧問。崑山科技大學導覽與導遊就業學程講師。現任長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及文創學程講師。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要認識大台南市的文化之美,有必要瞭解大台南昔日的歷史文化、城市發展與人群活動。藉由課程四周講授之後帶領學員實地參訪。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要想認識大台南的文化之美的人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首先皆以課堂講授方式進行,先建構初略的概念與認知,最後再以實地探訪方式,親自體會大台南市的歷史人文之美。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參加與分享就是最好的課堂回饋
5.備註&推薦書目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14-09-03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臺江內海二鯤身與三鯤身的今昔變遷
-
介紹昔日二鯤身與三鯤身至今的地理與人文變遷,認識大自然與人為的改變,對此地的影響,進而形塑出今日的地景。
-
高凱俊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14-09-20
(六)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二鯤身到三鯤身戶外課
-
以騎車或腳踏車方式,騎乘及走訪二鯤身到三鯤身。
-
高凱俊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14-10-01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官田區的人文歷史及產業(一)
-
介紹官田區的產業人文歷史(一):官田區舊稱「官佃」。荷治時期,此地屬於「王田」,即政府田地。明鄭時期改王田為「官田」,將土地交由文武百官招募佃農屯墾,其中以陳永華一族承佃最多,逐漸形成漢人聚落,故稱「官佃」。直到日治時代1920年改稱為「官田庄」,屬臺南州曾文郡管轄,庄役場位於官田(後之官田村)。戰後改為臺南縣官田鄉,1953年將鄉治由官田村遷往隆田村(舊名番子田)。2010年12月25日改稱官田區。官田區最難得的是擁有豐厚的史前文化,在三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的區域,卻是近一百年才於日治時代確立了今日官田區的疆域。官田區的區政雖年輕,人民與土地的歷史卻可溯源甚古。
-
高凱俊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14-10-08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官田區的人文歷史及產業(二)
-
介紹官田區的產業人文歷史(二):官田區為使農耕免於看天田的困境,和鄰近行政區遂開鑿池埤蓄水備用,成為台地湖沼最密集的地方,除大大小小的池埤,最有名的是烏山頭水庫、統領埤、蕃子田埤等。本區主要產業為農業,農產有稻米、甘蔗、瓜果、蔬菜,特產為菱角、芒果。畜牧有乳牛、雞、豬。
-
高凱俊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14-10-19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官田區戶外課
-
搭乘遊覽車走訪官田區的人文歷史及產業
-
高凱俊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14-10-19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官田區戶外課
-
搭乘遊覽車走訪官田區的人文歷史及產業
-
高凱俊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14-10-29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回首目加溜灣
-
今日善化區所在的地方,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目加溜灣社(Bakaloan)的活動領域。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派人到此地採竹,被族人擊退;1635年,公司動用武力,族人不敵,遂以椰子、檳榔等物謝罪,接受荷蘭殖民當局管轄。此後,荷蘭當局開始在此地設置學校、教會,並鼓勵漢族移民到此開墾,種植甘蔗、稻米。明鄭治臺時,在此地設立「善化里」。在清領時期,此地因位在曾文溪河道轉彎處內側,得名「灣裡社」;後因漢人逐漸聚集發展出市區,改稱「灣裡街」。日治初期設置了鐵路車站「灣裡驛」;1920年(大正九年)實施地方制度,置「庄役場」,由臺南州新化郡管轄。1940年(昭和15年)6月17日改制為「善化街」,設「街役場」。『善化牛墟』是清領時期至今遠近馳名的牛墟,目前牛墟遷往什乃里的現址,攤位超過3百個,仍維持每個月尾數2、5、8日開市,營業時間從上午6時30分至中午12時。
-
高凱俊
- 第 8 次課程
-
第 8 次
2014-11-02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目加溜灣戶外課
-
騎乘機車遊目加溜灣並走訪牛墟
-
高凱俊
- 第 9 次課程
-
第 9 次
2014-11-02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目加溜灣戶外課
-
騎乘機車遊目加溜灣並走訪牛墟
-
高凱俊
- 第 10 次課程
-
第 10 次
2014-11-12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細數新營古今事(一)
-
介紹新營區的前世今生
-
高凱俊
- 第 11 次課程
-
第 11 次
2014-11-19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細數新營古今事(二)
-
雙溪環抱的美麗城
-
高凱俊
- 第 12 次課程
-
第 12 次
2014-11-30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新營區戶外課
-
搭乘遊覽車認識新營
-
高凱俊
- 第 13 次課程
-
第 13 次
2014-11-30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新營區戶外課
-
搭乘遊覽車認識新營
-
高凱俊
- 第 14 次課程
-
第 14 次
2014-12-10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南部客家六堆--右堆(高樹、里港與美濃)(一)
-
延續part(7)的六堆課程,這學期來認識『右堆』,昔日右堆包括高雄市美濃區、六龜區、杉林區、甲仙區部分、旗山區手巾寮(今旗山區廣富里)、屏東縣高樹鄉、里港鄉武洛(今里港鄉茄苳村)。本課程以屏東縣高樹鄉、里港鄉為主及美濃為輔。高樹鄉昔日為台灣原住民排灣族、平埔族的故地,約在1737年(清乾隆2年)時開始有福建、廣東一帶的客家移民來此開墾,建立「東振館」並形成聚落,稱為「東振新庄」,又因為村落中有棵高聳的木棉樹,也被稱為「高樹下庄」。
至清朝同治辛已年,因荖濃溪洪水氾濫,流失西北面一帶之良田數千甲,部落內之房屋亦多數被毀不克居住庄民乃遷徒至大車路(現今高樹市區)重建家園,共有居民二百餘戶。其地昔稱大車路者,蓋以其路甚寬,可容牛車數輛並行之故。
本鄉地區於清朝時代,隸屬鳳山縣。日治初期先隸屬阿猴廳,港西上里高樹下庄,後改隸屬高雄州屏東郡,分東振新區及加蚋埔區。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在此地設置「高樹庄」,劃歸高雄州屏東郡管理。戰後初期劃設高雄縣高樹鄉,1950年改隸屏東縣至今。著名景點有高樹石獅公、大路關(廣興)鍾理和故居、高樹菸樓‧...
-
高凱俊
- 第 15 次課程
-
第 15 次
2014-12-17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南部客家六堆--右堆(高樹、里港與美濃)(二)
-
介紹屏東縣里港鄉及高雄市美濃區。里港鄉舊稱「阿里港」,康熙末年,總兵藍廷珍及其族弟藍鼎元奉命平定朱一貴事件後,其麾下數百名士兵卻不願離開,嫡孫留在阿里港從事開墾;雍正年間亦有藍仲觀、莊鄉生等人率族人來此開墾,因而逐漸形成聚落。乾隆年間已有「阿里港街」之稱。當地除了有著名的美食--里港扁食外,還有古廟『雙慈宮』、『藍家古厝』及敬字亭。
-
高凱俊
- 第 16 次課程
-
第 16 次
2014-12-21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右堆戶外課
-
搭乘遊覽車遊右堆--高樹、里港
-
高凱俊
- 第 17 次課程
-
第 17 次
2014-12-21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右堆戶外課
-
搭乘遊覽車遊右堆--高樹、里港
-
高凱俊
- 第 18 次課程
-
第 18 次
2014-12-28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走讀鹽水溪上游
-
使用機車方式走讀鹽水溪上游--潭頂溪的源頭,以發源於新化大坑尾為起點,進入左鎮區稱為蚵壳坑溪,再匯入左鎮谷溪之水,流到新化那拔林成為那拔林溪,再流至新市潭頂稱為潭頂溪。
-
高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