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31【線上報名的操作方式


    ★ 舊學員登入系統:帳號、密碼皆為個人的「身份證字號」(英文字大寫)
    ★ 點選欲報名的課程,再點「我要線上報名」,之後再按確認繳費。
    ★ 領有身...[詳全文]

  • 2023-12-31【113年第一學期,報名須知(113/3/4起開課)


    ● 1/1(一)上午9:00起 新舊生 同步開放 線上報名
    ● 1/2(二)起 開放 現場報名
    ● 部份課程分時段開放線上報名,請見報名須知,以取得線上以及現場報名...[詳全文]

  • 2021-12-29【報名需備資料


    ● 新生報名| 請準備 一吋照片1張 、身分證件正本備查、報名註冊費200元、學分費。
    ● 舊生報名| 請準備 學員證、報名註冊費150元、學分費。
    ● 各校區...[詳全文]

:::

一起來大台南旅行吧(10)! ---關於文學、歷史、遺址與故事

人氣:1974 人 人氣:1974 人 下載課綱PDF 課綱
確定開課 確定開課 未開放線上報名 未開放線上報名
課程資訊 課程資訊
上課時間:
每週 三 晚上07:00~09:50(第一次上課日期:09 月 09 日)
開課地點: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公園路750號)
招生人數:
30 人
課程收費:
  • 總學分費:3 學分 3000 元(18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3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旁聽費: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
授課老師 授課老師
最高學歷: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
現職:
承天府文史工作室 負責人
相關學經歷:
曾擔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解說員訓練講師、台南市古蹟導覽協會講師、台南市大員文化觀光協會授課講師、德鍵職訓中心中高齡就業訓練文化古蹟課程講師、群偉職訓中心中導遊領隊班文化古蹟課程講師。文化局文資處文史研究員。原住民族部落活力計畫南區陪伴顧問。崑山科技大學導覽與導遊就業學程講師。現任長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及文創學程講師。
關於這一門課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要認識大台南市的文化之美,有必要瞭解大台南昔日的歷史文化、城市發展與人群活動。藉由課程四周講授之後帶領學員實地參訪。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要想認識大台南的文化之美的人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首先皆以課堂講授方式進行,先建構初略的概念與認知,最後再以實地探訪方式,親自體會大台南市的歷史人文之美。

※【課程中老師可視學員的需要與學習進度,保有調整課程的權力】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參加與分享就是最好的課堂回饋
5.備註&推薦書目
各週課程規劃各週課程規劃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授課講師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15-09-09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日治時期明治町、老松町與花園町的昔日地景
  • 1916年(日大正5年)規劃町名改正時,首先改正町名的大都市為臺南市(1919年),「町名改正」並非只是將舊的街莊名稱改為町名,而是台灣總督府在市街的現代化之後,將大都市的市區部分重新劃定行政區,並將新行政區以日式的「町」命名,與郊區的「大字」同為戶籍與地籍上的單位名稱,我們來聊一聊明治町&老松町&花園町的昔日地景。
  • 高凱俊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15-09-13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走讀明治町、老松町與花園町(戶外活動1)
  • 實地探訪
    15:00~18:00(走路及騎車)
  • 高凱俊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15-10-07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歸仁區的歷史源流
  • 歸仁區早期是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墾地。明鄭時期,曾在保西、大學設立書院,因而取「天下歸仁焉」之義通稱此鄉里為「歸仁里」。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此地設置行政區「歸仁庄」,劃歸臺南州新豐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歸仁鄉。
  • 高凱俊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15-10-14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歸仁區的人文景觀探究
  • 歸仁區的聚落中,昔日以「紅瓦厝」最繁榮,故舊名以「紅瓦厝」來稱呼。因以前居民房屋多以紅瓦覆頂而得名。在當時多為草屋的年代,歸仁居民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是非常的先進。
    走訪今日的歸仁,在這多變的時代,仍保有其古意盎然的風貌。「紅瓦厝」名稱的來源眾說紛云,但綜會言之,有三種說法:
    讓我們來逐一探究。
    歸仁區現有21里,讓我們來認識各里的地理環境與人文風采。
  • 高凱俊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15-10-25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歸仁區(戶外活動2)
  • 騎機車實地探訪
    8:30—15:30
  • 高凱俊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15-10-25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歸仁區(戶外活動2)
  • 騎機車實地探訪
    8:30—15:30
  • 高凱俊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15-10-28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後壁區的歷史源流
  • 後壁區舊稱「侯伯寮」,因位於「頂茄苳」後方,當地人也以閩南語慣稱「後壁寮」(即後面的意思)。本區在明鄭時代屬承天府天興縣。
    日治時代以後,因為音誤而改稱為「後壁寮」。從日本時期所繪製的「臺灣地形圖」來看,當時「後壁寮」的聚落中心是指現在的侯伯村一帶,今日被稱為後壁村的地點在早期則莊外的荒地,戰後,車站附近才另設一村並為行政中心,稱後壁村,原來的聚落則稱侯伯村。
    從清末開始到日治初期,區內發展重心轉到菁寮,1917年於菁寮設立的「菁寮信用組合」(後壁農會前身)可為印證。之後日本人鋪設的縱貫道路與縱貫鐵路通過後壁寮附近,當時菁寮士紳黃謀、黃冬(黃崑虎之父)、黃振隆、黃振德兄弟四人認為後壁車站附近具有發展潛力,於1924年遷居於車站南方,合設「黃振興合資會社」經營生意,並招募沿海墾民從事農耕,開墾廣大荒地,後壁車站附近逐漸開發起來。戰後,車站及其附近區域合成一村,稱後壁村(第一屆村長就是黃冬),成為後壁區的行政中心。
  • 高凱俊
  • 第 8 次課程
  • 第 8 次 2015-11-04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後壁區的人文景觀探究
  • 後壁區轄內有後壁里、侯伯里、嘉田里、嘉民里、土溝里、嘉苳里、頂安里、長安里、福安里、烏樹里、新東里、竹新里、仕安里、頂長里、平安里、新嘉里、菁寮里、墨林里、後部里、崁頂里、菁豊里等計21里。重要特產為稻米、芭樂、洋香瓜、蘭花。後壁區較著名人物頗多,李連春、黃崑虎、黃崑濱‧…等等。區內有若干具特色的建築物,有待深入去觀賞品味。
  • 高凱俊
  • 第 9 次課程
  • 第 9 次 2015-11-08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後壁區戶外課(戶外活動3)
  • 搭遊覽車(上午8:00~下午17:00)
  • 高凱俊
  • 第 10 次課程
  • 第 10 次 2015-11-08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後壁區戶外課(戶外活動3)
  • 搭遊覽車(上午8:00~下午17:00)
  • 高凱俊
  • 第 11 次課程
  • 第 11 次 2015-11-18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探訪二仁溪上游
  • 二層行溪在早期十分清澈,因當時製糖繁榮聚落二層行而得名。日治時期興建之車路墘糖廠(現仁德糖廠)之廠址,亦在其支流三爺宮溪畔。1960年臺灣省政府整理全臺河川名稱,取流經臺南縣仁德、歸仁兩鄉(今為臺南市轄區)之典故,易名二仁溪。二仁溪流域所包含的縣、市之區域:包括2市、12個區。同時也是現今南臺灣二大直轄市:臺南市、高雄市之界河。
    二仁溪發源地為高雄市內門區山豬湖(海拔;標高460M),屬於內門丘陵之山區,是阿里山山脈最南端在高雄市境內的餘脈,故二仁溪和台南市其他四條中央管河川,均屬於阿里山山脈水系。
    流經區域 :高雄市6個區:內門區(最上游源流)、田寮區、阿蓮區、路竹區、湖內區、茄萣區(下游出海口左岸,北方的右岸是台南市南區)。
    臺南市6個區 :永康區、龍崎區、關廟區、歸仁區、仁德區、南區(下游出海口右岸,南方的左岸是高雄市茄萣區)。
  • 高凱俊
  • 第 12 次課程
  • 第 12 次 2015-11-29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二仁溪上游(戶外活動4)
  • 騎機車(8:30~15:30)
  • 高凱俊
  • 第 13 次課程
  • 第 13 次 2015-11-29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二仁溪上游(戶外活動4)
  • 騎機車(8:30~15:30)
  • 高凱俊
  • 第 14 次課程
  • 第 14 次 2015-12-02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雲林采風2—北港鄉的歷史源流
  • 北港是古笨港的一部份,原為洪雅族貓兒干棲地,漢人開發始於明朝天啟年間漳州人顏思齊登陸築寨,之後鄭芝龍招閩籍墾戶拓墾,陳衷紀、許友儀、林天生等漳泉墾首跟進,陳立勳建笨港街,清雍正之前港市盛極一時,「北港街,即笨港」,原位於笨港溪(今北港溪)出海口。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顏思齊、鄭芝龍率眾登陸笨港,並引三千移民入墾,為漢人大規模移墾台灣之始祖。
    早年笨港港道迂迴,易於迴避官兵,成為先民入墾台灣渡口之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樹璧和尚自湄洲,奉請媽祖赴臺傳香,笨港始建「笨港天妃廟」,即今「北港朝天宮」。商業上,笨港因依畔笨港溪而興起,乾隆年府志稱:「笨港街、俗稱小臺灣。」,除此之外也有「一府二笨」之說。
    滿清領台,民變不斷,多次波及「笨港」因林爽文事變而建「旌義亭」。同治年戴萬生之變殉難人士亦合祀於「旌義亭」,並改稱「義民廟」。
    北港溪一如台灣其他溪河,非潦即旱;加上河道日益淤淺,離海愈遠,至日治時期,海關撤站始喪失貿易功能。但仍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日治時期糖廠的設立對北港近百年來的經濟亦帶來不少助益。
    行政區劃方面,日治時期,北港鎮範圍原屬斗六廳(後嘉義廳)的大槺榔東頂堡,1920年成立北港街,屬北港郡,定型現今的北港鎮範圍。戰後該街改制為臺南縣北港區北港鎮,1950年因台南縣分拆,被劃入雲林縣,雖時北港地區有人民要求合併入緊鄰的嘉義縣,但未果。
  • 高凱俊
  • 第 15 次課程
  • 第 15 次 2015-12-09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雲林采風2—北港鄉的人文景觀探究
  • 北港的觀光文化資產頗多,如北港朝天宮:台灣二級古蹟,知名廟宇天上聖母廟。北港武德宮:五路武財神開基祖廟,為臺灣最大五路財神廟。北港義民廟。五福宮-蘇碧、蘇世傳創立。舉辦重大慶典,五年為一科,平安大遶境。北港形象商圈商店街。北港觀光大橋。北港牛墟。北港水道頭。甕牆。蔡復興客棧。蔡家古厝。蔡然標古厝。顏思齊開拓台灣登陸紀念碑。親水公園。北港糖廠。
  • 高凱俊
  • 第 16 次課程
  • 第 16 次 2015-12-16
    (三)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雲林采風3---水林鄉的歷史源流及人文景觀探究
  • 雲林縣水林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南方,地處嘉南平原西北部,地勢平坦,因顏思齊曾經率領漢人登陸此地開墾,有「開台第一鄉」之稱。
    地名由來史實難可考,不過有在日治時期1920年(大正9年)前就稱為「水漆林」之說法,水漆即為在海邊水澤蔓生的咬人狗。後有一說是「水燦林」。
    本地據傳聞明朝末年遺臣渡海來台灣避難之時,就有原住民散於此地耕種。清領時期1683年(康熙22年)之後,就有中國大陸的福建漳州、泉州兩地移民逐漸移居至此。1888年(光緒14年)改歸轄於雲林縣。日治時期施行廳行政改革,先改為斗六廳之後再改規畫於嘉義廳。實施地方自治又改編入台南州北港郡所屬,1920年(大正9年)改為編轄於台南州北港郡設立莊役場,並將「水燦林」改稱為「水林莊」。戰後水林鄉隸屬台南縣之後將其命名「水林鄉」,轄有24村。1950年10月25日國民政府施行政區域重劃,水林鄉再次改於隸屬雲林縣。
  • 高凱俊
  • 第 17 次課程
  • 第 17 次 2015-12-27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雲林采風戶外走訪(戶外活動5)
  • 搭乘遊覽車(8:00~18:00)
  • 高凱俊
  • 第 18 次課程
  • 第 18 次 2015-12-27
    (日)晚上07:00~09:50
    302教室
  • 雲林采風戶外走訪(戶外活動5)
  • 搭乘遊覽車(8:00~18:00)
  • 高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