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建築共學社群

人氣:5638 人
課綱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三 下午02:00~04:50(第一次上課日期:05 月 02 日)
- 開課地點:
- 後甲國中(東區林森路二段260號)
- 招生人數:
-
25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1 學分 1000 元(6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3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旁聽費:
每次 300 元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建築藝術研究所
- 現職:
- 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人
- 相關學經歷:
- 愛迪而傳播公司美術編輯、活動企畫
鄉城文教基金會活動企畫及社區服務專員
台南社區大學 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
1995 新一代設計展商業設計類佳作獎
2005 策劃臺灣燈會環保燈區
2006 策劃臺灣燈會環保燈區
2007 策劃環保筷隨手袋 創意比美比賽
2013 出版《訪古台南行》府城手繪書,玉山出版社
2016 海尾朝皇宮海尾故事埕施作
2016 台江文化中心圍牆設計
2019 台江文化中心慶成大展〈尋找台江文化意象〉
- 最高學歷:
- 台大城鄉所 哈佛公共政策與都市規劃碩士
- 現職:
- 規劃與社區營造
- 相關學經歷:
- 參與多項城市規劃與社區營造專案,喜歡在草地、廣場上發呆,大街小巷趴趴走 ,著有「在留白城市散步」、「尋訪台江古早味」,合譯有「反造城市:全球非典型規劃術」、「明日的農場」等書。
- 最高學歷:
- 現職:
- 自立造屋工作者、慕紅豆主持人
- 相關學經歷: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你是否希望能以自己的雙手來搭建家屋?以更貼近自然的型態來蓋房子呢?當家屋的建築形式已漸漸成為商品買賣時,人們也漸漸遺忘雙手所能打造的工藝與技術。自然建築共學社群便是想重拾老祖先的生活智慧,探討各種自然建築的可能性,邀請多位自然建築的實踐者來分享實作經驗,讓眾人彼此交流。
其中,我們也將一起交工,參與臺灣自然家屋學會在台中花博的自然建築實作,付出勞力學習實作經驗。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對自然建築有興趣,想親手實作的朋友,歡迎一起來共學交流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本課採社群共學的方式,邀請多位對綠色生活、友善自然的工作者來分享自己的實作經驗,希望大家能以開放的心相互學習交流,更希望大家能發展實作行動,彼此形成自然建築的學習圈,持續累積自然建築的相關知識與經驗。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參與、分享、實作
5.備註&推薦書目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楊妥.伊凡斯, 麥可.史密斯, 琳達.史麥理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18-05-02
(三)下午02:00~04:50
-
自然建築是什麼?城市的綠基地可以怎麼做?
-
講師群|唐大可/慕紅豆頭家、對自然生活極度熱愛
吳比娜/樸門PDC認證、合譯「反造城市:全球非典型規劃術」
大可說:「觀察動物的習性時,觀察他們蓋自己的房子時,會思考是誰教他們蓋房子的?他們用什麼材料?蓋在哪裡?每種動物都會蓋屬於自己的房子,然而回想到自己
我...好像不曾為自己蓋過任何一間房子,人也是動物,一定有能力蓋出屬於自己的房子,透過這堂自然建築的課程,慢慢找回人類蓋房子的能力。」
-
李慧玲
吳比娜
唐文正(唐大可)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18-05-23
(三)下午02:00~04:50
-
國內外的自然建築
-
客座講師|協力造屋、自然建築實作者 賴金虎
-
李慧玲
唐文正(唐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