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開] 從台車到電車起造的城市
---古都生活故事3

人氣:165 人
課綱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四 晚上07:00~09:20(第一次上課日期:05 月 06 日)
- 開課地點:
- 後甲國中(東區林森路二段260號)
- 招生人數:
-
20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0 學分 700 元(4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2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旁聽費: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美國AZUSA PACIFIC UNIV/國際企業管理MBA,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
- 現職:
- 台南社大講師/安德生遊記-運輸&旅遊網站/旅遊生活綠色交通社團版主
- 相關學經歷:
- 【⚜︎ 行銷企劃及策略規劃經驗 ⚜︎】
*曾經在飯店業、新營文化中心、大型企業擔任管理及品牌行銷十五年經驗
【 ⚜︎ 旅遊與生活系列教學及演講經驗 ⚜︎】
*國泰人壽、台南市立圖書館等公司行號或機關團體的教育訓練、活動課程講師(2017年起)
*台南市東區樂齡、龍崎區樂齡
*公部門交通相關單位延請為教育訓練講師及顧問(2016年起)
*政大書城之《城市移動故事》系列講座(2015年起)
*崑山科大、南台科大、救國團等兼任或客座講師(2013)
【 ⚜︎ 綠交通及公共運輸系列教學及演講經驗 ⚜︎】
*雲嘉南及高屏澎運輸研究中心擔任課程講師(2017年起)
*公部門交通相關單位延請為教育訓練講師及顧問(2016年起)
*台南市圖綠色交通之生活旅遊主題活動課程講師(2018年起)
【⚜︎ 台南社大自由行與比較旅遊相關課程經歷 ⚜︎】
*2014年起在台南社區大學開設自由行、公共運輸運用等相關課程
*二十幾年國內外自由行經驗,走過近50個國家,專注於「比較旅遊」及「運輸與旅遊」等主題的觀察與論述發表。
《安德生遊記-運輸與旅遊》部落格(2007年)及延伸書籍寫作(2014年),以交通管理專長背景,長期關注國內外都市公共運輸(綠色交通)議題及親身搭乘體驗,提出「步行+公共運輸」的慢活態度,帶進旅遊生活課程中。
*台南社區大學生命分享週等公開活動之議題分享
【⚜︎ 媒體專訪及報導 ⚜︎】
*天下雜誌、自由時報等
相關證照:
中華民國華語導遊證照
中華民國外語領隊證照
青輔會餐旅管理訓練班結業
- 最高學歷:
-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士
- 現職:
- 三維工程顧問公司 經理
- 相關學經歷:
- 三維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經理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 學術委員會委員
大學與碩士念的是都市計畫,工作幾年後到日本大阪進修公共運輸,有機會對於這座「千年都市」的脈絡紋理近距離品味觀察,特別是近代工業化後以交通軸線帶動的都市發展歷程,有著不同於文史學家的科學觀點。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生活態度決定生活環境」。遊歷世界各國古城市,尤其是歐洲、日本,觀察出千百年的歷史古都,都有共同的發展紋理,跟類似的人文生活文化。台南古都也如此,從明清時代世界面臨大航海到帝國主義的變遷,日治時期的都市現代化,台南跟著世界古城依循著類似的發展脈絡演變,只是年代稍晚而已。但,因過去幾十年的時局變遷,還有教育制度、社會環境對古都歷史傳承的抹煞,讓我們在生活記憶上,似乎遺忘及忽略掉這些紋理與生活態度。當我們出國旅遊,去看各地的古都,或喜歡或羨慕當地的生活環境時,是否想到,是因我們對自己居住城市的不夠了解,而不懂得去珍惜自己的古都本質,還是我們根本沒看懂國外古都的紋理,而更看不到我們自己的都市問題根源。
本課程就是藉由國外古都與台南的比較,讓更多在地人去回憶、認識,重新回歸古都生活態度,進而改變古都生活環境。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對國外深度旅遊或自由行有感觸的人
對台南古都生活文化有深一層想法的人
世界古都生活與環境比較的議題有興趣的人
以生活文化與都市環境等區塊,帶您體會〈比較旅遊〉的奧妙。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本期比較旅遊對照主題:台南與歐洲及日本城市的比較
1.舊城與新市區、市集與廣場、開放空間、舊城交通與公共運輸
2.古都都會區的鐵路/鐵道發展歷史與文化傳承跟當地住民的生活關係
3.建議搭配「生活研究室」戶外走讀或綠交通社團的戶外課程
***本學期將延請文資及交通專長的專家一起授課。(視情況調整)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課程參與與互動
5.備註&推薦書目
《從台車到巴士-百年台灣地方交通演進史》陳家豪著,左岸文化出版,2020.11
《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邱秉瑜著,方寸文創出版,2016.11
《老屋學校》蕭亦芝&師資群著,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020.11
《圖說台灣古城史》戴震宇,遠足文化,2014.2
《台灣市街電車夢》楊啟正,玉山社,2017.7
《關西私鐵深度踏查》黑田一樹,橙實文化,2018.8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21-05-06
(四)晚上07:00~09:20
後甲國中
-
第一講:世界古都的共同起源
-
1.以國內外例子說明古都發展最早起源到現今發展的變遷
2.以Google Map、古今地圖對照、影片、照片為例,帶學員遊走世界各城市,觸發學員對自己居住城市的思考。
3.帶入本期古都生活想探討的主題:交通與生活、步行環境與開放空間、居住權、都市美學等議題
-
郭恆安
賴均韋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21-05-13
(四)晚上07:00~09:20
後甲國中
-
第二講:軌道發展與都市擴展的關係
-
1.十九世紀初的鐵路運輸發明後對當時城市與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2.後續的百年軌道運輸發展「路面電車」對照台灣百年前「台車」、「產業軌道」與生活的關係
3.再後續百年至今的都市發展對照台灣城市1980年代以後「走鐘」的都市規劃與車導向交通變化
-
賴均韋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21-05-20
(四)晚上07:00~09:20
後甲國中
-
第三講:迷失的年代到回歸人本年代
-
1二次大戰後到1980年帶,各國主要城市在都市交通政策的改變,台南(台灣)又是如何?
2.以歐洲城市、日本城市跟台南的對照
3.探討回歸人本交通的關鍵點
-
郭恆安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21-05-27
(四)晚上07:00~09:20
後甲國中
-
第四講:釐清問題的本質:營造有序、宜居生活、都市美學的實現
-
1.「公共」是「誰的公共」
2.為何先進國家的都市交通可以回歸到以人為主的道路、環境規劃~理解關鍵的因素
3.引導學員思考未來城市的在居住與交通的公共願景
-
郭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