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報名| 請準備 一吋照片1張 、身分證件正本備查、報名註冊費200元、學分費。
● 舊生報名| 請準備 學員證、報名註冊費150元、學分費。
● 設籍...[詳全文]
★ 舊學員登入系統:帳號、密碼皆為個人的「身份證字號」(英文字大寫)
★ 點選欲報名的課程,再點「我要線上報名」,之後再按確認繳費。
★ 領有身...[詳全文]
● 12/29(日)上午9:00起 新舊生 同步開放 線上報名/線上轉帳
● 12/30(一)起 開放 現場報名
● 部份課程分時段開放線上報名,請見報名須知,以取得線...[詳全文]
講師姓名 | 性別 | 專長 | 經歷 |
---|---|---|---|
傅淑英 | 女 | 生涯發展諮詢、阿德勒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應用、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職場健康與幸福學、職能績效管理與考核、人才培訓與發展、親職成長學 | 克里居工作室 / 創辦人暨講師 勞動力發展署青年專案 / 職涯發展諮詢師 擺渡人生設計公司 / 特約生涯發展諮詢師暨特約講師 國立清華大學心諮系 / 教育訓練與人才發展兼任講師 國立清華大學心諮所 / 人力資源管理實務技能大賽培訓業師 新竹科學城社區大學 / 阿德勒取向親職成長學講師 新竹科學園區科技業上市櫃公司 / 人力資源處主管 台元科技園區科技公司 / 集團行政中心 / 大中華區人力資源主管 企業內部講師 |
公園,樹與城市工作小組 | 女 | 台南公園故事100活動領路人 台南公園羊蹄甲林棲地養護 樹公民培力 |
|
劉仁州 | 男 | 無資料 | 道德重整協會創辦人 |
劉哲雄 | 男 | 生態導攬解說及易經文本的探討研究與推廣,藉由對自然與易經之關係的切身體驗,推之於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初級解說員及推廣講師 禾豐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生態顧問及業務推展人員 劉哲雄老師說:將自己的學習歷程分為「學建築、入荒野、習易經」三個階段。其中,「學建築」,令自己至目前為止,仍從事工程上的職業,亦為其現階段生活上主要的經濟來源。1997年則有「入荒野、習易經」的異業學習,並在積極的努力下,於1999年開始了易經的推廣教學。事實上,在易經的推廣教學過程中,除了「將現代生活中,易經與人之關係」做了闡發之外,更期待能夠將所習得「易經的生命智慧」與更多的人分享,期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獲得其良善人生。而這也徹底的改變了個人在37歲之後的生活態度及對生命的看法:「凡事皆有其因緣條件的限制,臨事之時,人並非如自己所想像的那麼樣的能力具足,而是應該更謙虛的看待自己的一切行止。」 |
beat/劉嘉圭 | 女 | 漫畫、插畫、平面設計、紀錄片、動畫 | 東海大學美術系、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畢,現任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監事。 ▍漫/插畫: •創作台南正興街33隻吉祥物「正興貓」,曾獲日本雜誌《ソトコト》2017年12月台灣地方特色街道特集報導 •獨立出版圖文書《beat生活圖解》1、2、3集,曾至日本東京MOUNT ZINE、神戶1003、高崎市REBEL BOOKS レベルブックス等書店參展 •與實心美術設計工作室合作「每天一點點」系列插畫筆記本 •2019年《新媒體判讀力:用科學思維讓假新聞無所遁形》封面設計、插圖(方寸文創出版) •2018年《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內頁插圖、漫畫(方寸文創出版) •2017年《不正常生活超展開》封面/內頁插圖(遠流出版) •2017年《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內頁插圖(臉譜出版) •2016年《新時代判讀力》封面/內頁插圖(方寸文創出版) •2006年《古典逍遙遊》封面/內頁插圖(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出版) •連續三年在「大好青空」市集(曾獲2016 SDA Taiwan Design Best 100最佳概念展覽)擺設「不像寫真館」似顏繪 •台北松菸「島作」市集(曾獲2017年度最佳概念展覽活動)擺設「超平面展開似顏繪」似顏繪 ▍電影: •紀錄片《尋找大麵粳》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幕單元、入圍2013杭州亞洲青年影展 •紀錄片《他的樣子》入圍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韓國首爾女性影展 •紀錄片《DUDU自轉》獲得海洋音樂影展評審團獎 •動畫《動物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20週年館慶系列影片 •動畫「科學新聞解剖室」形象廣告 •動畫《成語塗解》南方影展特別放映 ▍策展 2016年「無用生活節」活動主視覺,「砲灰影展」單元 2012年高雄市電影館搖滾影像節「靴腿節 Bootleg Festival」 2010年台灣第一個短片主題影展「短路電影節」 ▍教學/評審: •教育部教育金像獎決審評審 •南方影展評審 •國立中正大學畢業製作工作坊講師 •靜宜大學中文系 講師 |
劉國滄 | 男 | 2006威尼斯雙年展參展人 打開聯合工作室主持人 |
|
劉庭禎 | 女 | 琵琶、中阮、柳琴演奏、教學 鋼琴、樂理、和聲指導 | 2013年鄉韻民族樂團公演-春之花語 琵琶聲部 2014年鄉韻民族樂團公演-金蛇狂舞 琵琶聲部 2015年鄉韻民族樂團VS謝銘佑 跨樂音樂會 琵琶聲部 2016年衡山慈善音樂會 琵琶伴奏 2017年台江社大跨年音樂會 琵琶聲部協演 2018年台江社大迎新年音樂會琵琶聲部協演 2018年鄉韻民族樂團公演-戀樂鄉情 琵琶主奏 2019年鄉韻民族樂團公演-新秀崛起 琵琶主演 2020年臺灣笛簫協會公演-伴奏樂隊 三弦、彈撥聲部 2021年鄉韻民族樂團公演-新秀崛起2 琵琶主奏 2022年鄉韻民族樂團錄音企劃 琵琶主奏 2023年台江社大望台江音樂會 琵琶聲部協演 2023年劉庭禎個人音樂會【夢,妄】 |
劉康怡 | 女 | 經歷:教育部俄羅斯地區公費留學(1994-1998) 莫斯科『世界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台灣代表團翻譯員(1998)。 『第九屆亞洲青年拳擊錦標賽』俄文語系國家翻譯員(1998)。 台灣省優良教師代表團訪問莫斯科地區期間之隨行翻譯員(1999)。 『俄羅斯雅庫次克國際青少年運動會』台灣代表團翻譯員(2000)。 教育部高教司約聘博士後研究員(2000.3-7)。 光武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科專任助理教授(2000.8-2001.7)。 政治大學俄國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2000-2005)。 專 |
1993-2000在北緯55度半的莫斯科。從嚴謹的語言學出發,擺脫文字結構的束縛,進入文化領域,進而探索語言深處的民族心靈,這段從陌生、抗拒、到接受、欣賞的深刻體驗,願與您分享。 |
劉建志 | 男 | 吉他 | 吉他學院負責人,曾任台灣古典吉他學會的常務理事,並擔任台南成功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屏東教育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及嘉義大學等校的吉他社指導老師。1997年起即積極推動校園再創作的風氣,幾乎每年為學生製作一張創作的作品。曾多次受邀為中興吉他營講師,獲得學生高度喜愛。每年寒暑假為社團學生舉辦「木桔正人吉他營」,讓大家在沒有社團課的暑假也能開心玩吉他。 |
劉建志 | 男 | ||
劉彥君 | 女 | 心理學、心理治療、心理劇、團體工作、工作坊、講座、家庭關係、人際關係、情緒困擾、自我成長 | 現任慈恩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曾任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精神醫療中心臨床心理師 |
劉浩濬 | 男 | 台南社區大學攝影課程講師 藝術與文化體驗教育家 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師資夥伴 社區營造與公共藝術 國中小藝文深耕計畫/夏日樂學 臺南市樂齡示範中心合作講師 |
2021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土地濃情詔安客」口述歷史紀錄片 製作/執行導演 2021 公視台語台「無事坐巴士」節⺫ 收音 2021 OOPS團隊⻑照專題紀錄片「生活優化服務」 製作/導演 2021 鐵道博物館籌備紀錄影片 攝影 2021 經濟部《疫起.好市發生——傳統市場防疫成果全紀錄》 採訪攝影 2021 新營文化中心「幸福甘安捏」劇照師 2021 109學年度教育部藝文深耕計畫講師-嘉義市育人國小 2021 鳳山高中國文科語言資優班x療癒文學課程設計合作師資—「心的幾種譬喻」 2020 嘉義僑平國小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美感學習地圖 2020 高雄市國教輔導團教師工作坊講師 2020 台灣文學館「怦然心動生命故事劇場&創齡資源箱」影像設計與拍攝 2020 新港文教基金會「光之精靈工作坊」帶領講師 2020 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我的⻘策時代」執行團隊師資 2020 嘉義市城市形象影片 燈光師 2020「文化部國⺠文化記憶庫計畫」地方手工老店影音攝製 2020「文化部國⺠文化記憶庫計畫」「『臺南覓』-老店文化資源調查研究」 2020 台灣經濟研究院農業科專計畫-循環農業影片 2019 108學年度教育部藝文深耕計畫講師-嘉義市育人國小 2019 台灣磊川華德福人工蜂巢工作坊 紀錄拍攝 2019「文化部國⺠文化記憶庫計畫」「『臺南覓』-老店文化資源調查研究」 2019 2019漁光島藝術節⺠眾工作坊 課程規劃/講師 2019 臺南市台江文化中心落成紀錄影片 製作 2019 雲林科技大學智能地域服務研究中心委製計畫影片 燈光攝影 2018 臺南市107年度社區營造計畫「話三生•尋六甲---大家共出來」 課程規劃/紀錄片製作 2018 彰化縣溪陽國中夏日樂學計畫-方案二全國特優 課程設計/執行 2018 「印度-人、習俗與生活行旅攝影展」 策展/參展攝影師 2018 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委製TOVCC宣傳廣告 燈光攝影 2018 臺南攝影雙年展教育推廣計畫 課程設計/講師 2018 高公局「清水服務區公共藝術清水詩路移置設計案」影片 攝製 2018 林務局 影片策劃/執行 2017 彰化縣溪州鄉黑泥祭受邀駐村影像課程藝術家 2017 衛福部指導 財團法人公益CEO協會委製 2017 臺南文化中心三三週年館慶— 劇照攝影師 2017 臺南市定古蹟黃崑⻁先生古厝紀錄影片 製作 2016 臺南市文資處建材銀行計劃紀錄影片 攝影/製作 2016《新東國小校⻑宿舍修復》計畫紀錄短片 製作 2016 臺南市仁德區新故鄉計畫 顧問/紀錄片製作 2016 樹谷文化教育基金會「穿越時空變先⺠」漢人⺠居與⺠眾教育計畫 攝影與網站監製 2016 臺北市台電大樓公共藝術計畫⺠參課程 藝術家 2015/2016 臺南市南區、六甲區拔尖計畫紀錄影片 執行/製作 2015 臺南市南區藝術駐村 藝術家/影片紀錄 2015 臺南市農業局「農村再生計畫手冊」 攝影師 2014 臺南市新南國小公共藝術計畫紀錄影片 製作 2014 嘉義市精忠國小公共藝術紀錄影片 攝影/製作 2014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梁任宏「顛覆」公共藝術影片 攝影/製作 2014 雲林麥寮國定古蹟拱範宮 宣傳影片製作 2014 臺南市文化局「社區劇場體驗營成果手冊」攝製 2014 善化NGO社造組織 共同經營者 |
劉淑琴 | 女 | 拼布 刺繡 植物染 | 2011 台灣藝術拼布研究會理事 2010 迄今 台南市 無形文化資產協會 理事 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理事 台南市社區大學非拼布可社文書幹部 生活美學館志工生活美學拼布研習班講師 2008~2010.7 *社團法人台南市社區大學非拼布可社社長 2004~ *社團法人台南市社區大學 學生會 副會長 2007~2011 *社團法人台灣螞蟻拼布研究會常務理事 2003~2008/9/*社團法人台南市社區大學螞蟻拼布研究社社長 2009 *台南市藝術家協會會員 2008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非傳統拼布研習 2007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婦女工藝技能暨知識成長研習拼布進階班」結業 2008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府城繡刺繡產業人才初、進階培訓班合格 2009*台灣國際拼布大展拼布體驗營授課教師 2009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府城繡刺繡產業人才進階培訓班合格 2009 *文建會補助台南市文化古蹟導覽解說發展協會 九十八年度社區總體營造文化活動「活化社區工藝之美-形塑大井頭傳統產業小型博物館群聚落」拼布講師 2009*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補助台南文化古蹟導覽解說發展協會承辦「宣揚-府城繡之美活動」拼布講師 *社團法人台灣螞蟻拼布研究會「婦女工藝技能暨知識成長研習拼布創作種子教師育成計畫」結業 *2009 台江幸福錦囊種子教師研習合格 |
劉美珠 | 女 | 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身心適能、舞蹈、瑜珈、養生武術、身心動作治療法、終身適能教學、爵士舞 | 國立台東大學體育系教授、台灣身心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理事 來自舞蹈背景, 為國內身心學及身心動作治療專家, 投身身心動作教育領域, 不遺餘力. 且本身具有Polestar Pilates Studio (彼拉提斯技巧) , Body-Mind Centering (身心平衡技巧), Gyrotonic (多面向肌張力探索技巧), Gyrokinesis (多面向動覺開發技巧)等多項國際證照. |
劉邦隱 | 男 | 設計哲理、設計文化、產品設計。 | 呂豪文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90年9月~91年12月 唐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師/92年2月~94年9月 隱意設計工作室/負責人/94年11月~__年__月 |
劉鍾錡(老丹)+維尼雙講師 | 男 | 運動心理教練 拳擊體適能教練 TRX( Total Resistance Exercise )/SMRT( Self Myo-fascial Release Technique- SMRT-CORE) 指導員、國際YMCA個人體適能指導員、大專C級籃球教練、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員證照、臺南市C級教練證。 |
老丹教主(男) 亞洲新職場運動力訓練 企業教育訓練講師 運動心理教練 職場健康諮詢及管理師 大學兼任講師 維尼教練(女) 經歷: 企業健康服務護理師 企業健康運動規劃教練 社區大學有氧代課老師 拳擊體適能助理教練 滾筒筋膜放鬆助理教練 |
劉靜玲 | 女 | 無資料 | 遊細工園” 居家佈置教學17 年 2007年二月”花草遊戲” 用色彩與創意盡情改造充滿手作樂趣的秘密花園 2006年 8月全國兒童雜誌 親子樂園 生活智慧家資源再利用 2006年 5月全國兒童雜誌 親子樂園 生活智慧家彩繪大變身 2006年 1月DIY玩佈置雜誌 亞洲風格新年居家改造DIY教學 2005年11月DIY玩佈置雜誌 鄉村風格居家改造DIY教學 2005年11月DIY玩佈置雜誌 聖誕節慶家飾彩繪DIY教學 2005年 9月DIY玩佈置雜誌 瓷器餐盤彩繪DIY教學 2005年 7月DIY玩佈置雜誌 紡織服飾彩繪DIY教學 2005年 7月台灣省盆栽花藝協會DIY彩繪講習教學 2005年 5月DIY玩佈置雜誌 鐵器陶器彩繪DIY教學 2005年 3月DIY玩佈置雜誌 陶瓷餐具玻璃杯盤彩繪DIY教學 2005年1 月DIY玩佈置雜誌 玻璃木器彩繪DIY教學 |
劉高興 | 男 | 無資料 | 清華大學、中正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屏東科技大學 |
助教 | 男 | 助教 | 助教 |
南方策展學師資群 | 男 | 藝術 | 一、 龔卓軍(課程召集人) 1966年生於嘉義。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現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與策展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心理學,以及精神分析的相關議題。著有《文化的總譜與變奏》(台灣書店)、《身體部署》(心靈工坊),譯有《眼與心》(典藏)、《現在之外》(典藏)等書。2013年起展開展覽策畫工作,參與包括「我們是否工作過量」 (誠品畫廊,2013)、「鬼魂的迴返」(鳳甲美術館國際錄像藝術展,2014)、「近未來的交陪」(蕭壟文化園區國際藝術節,2017)、「野根莖」(國美館台灣雙年展,2018)、「妖氣都市」(C-Lab,2019)、「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研究展」(2021)、「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2022)、「神救援:楊茂林的內在英雄之旅」(2023)等展覽。2018年「近未來的交陪」獲第16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2023年「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金獎。 二、 吳瑪悧 1957年出生於臺北,1979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德系,1985年於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獲得自由藝術雕塑大師生學位。2016年吳瑪悧獲國家文藝獎美術類成首位女性得主。吳瑪悧在1985年回到臺灣、投入全新環境,她重新思考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並對與社會相關的作品產生興趣,將創作的目光轉向重新詮釋歷史的裝置和物件。自個人創作,逐漸轉向關懷性的社會介入、社區聯結與群眾在地意識的啟蒙等跨領域的探討。著有《巴魯巴—與小朋友談現代藝術》(1991)、《吳瑪悧 寶島物語》(2002)、《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2007)、《人: 詩意的居住—吳瑪悧新型態藝術2006-2011》(2012)、《後博物館時代的藝術實踐》(2021),譯有《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2004)、《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2006)等書。2013「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獲第十一屆臺新藝術獎年度大獎,2018策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三、耿一偉 1969年生於台灣,台大哲學系畢業後,自1997至1999年赴捷克學習非語言劇場。返台後從事寫作、劇場工作與策展。2012年成為台北藝術節總監,2018年起擔任衛武營戲劇顧問,曾於2017獲頒德台友誼勳章、2019年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著有《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喚醒東方歐蘭朵》、《羅伯威爾森:光的無限力量》、《動作的文藝復興:現代默劇小史》等,譯有《劍橋劇場研究入門》、《空的空間》、《布拉格畫像》、《給菲莉絲的情書》等。近期作品包括北美館展覽「食物箴言」開幕演出「藝術的重量」(2015)、展覽「愛麗絲的兔子洞」的講座行動-裝置藝術「拉然巴在美術館」(2016)、展覽「社交場」於北美館大廳的空間裝置「去年夏天你不在,我來過」(2017)等。 四、徐文瑞 1958年生於屏東。獨立策展人兼藝評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位助理教授。關注原民性與人類世議題。曾任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評審,第七屆伊斯坦堡雙年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國際評審,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愛沙尼亞國家館評選委員,以及2007韓國Hermes當代藝術大賞國際評審等。 徐文瑞目前的研究興趣主要在於全球化的文化狀況、美學與政治的關係、當代藝術的地理政治處境等。近期策畫展覽包括「 2000臺北國際雙年展:無法無天」(臺北市立美術館,與法國策展人傑宏尚斯共同策畫)、「好地方:臺中國際城市藝術節」(2001,與林宏璋共同策畫,臺中市中區);「繪畫的迫切:當代繪畫的趨向」(2002)、「世界有多大?」(2002,奧地利林茲OK當代藝術中心、2003,高雄市立美術館)、「非常經濟實驗室」(與瑪蘭‧李西特Maren Richter共同策畫,2005臺北)、「利物浦雙年展」(與Gerardo Mosquera 共同策劃,2006,英國利物浦)、「赤裸人」(與瑪蘭‧李西特共同策畫, 2006,臺北當代藝術館)、「未來的遺跡」(與胡昉共同策劃,2007,第十二屆文件大展雜誌)、「Cracks on the Highway」(2007,巴西里約熱內盧,Niteroi 當代藝術館)、「臺灣跨域:當代錄像藝術與電影展」(2007,奧地利林茲 OK當代藝術中心)。 |
厲復平 | 男 | 舞蹈、戲劇、表演藝術 | 有多年學習各種舞蹈的經驗,長年旅居國外學習阿根廷探戈,舞齡超過十年以上,曾受業於Carlos Gavito 及 Gustavo Naveira & Giselle Anne 等十餘位阿根廷探戈大師,並曾參與歐美各大城市的阿根廷探戈節及舞會活動,2007年底親至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深度學習。目前致力於台南地區推廣阿根廷探戈,並且舉辦每月的探戈舞會及不定期邀請其他師資到台南舉辦工作坊。 |
古世博 | 男 | 親職教育、心靈成長、夫妻關係輔導、特教家長之親職教育、特教生個案輔導 | 社團法人台南市家庭情緒智商發展協會 常務監事/講師 社團法人台南市佑明視障協會 志工老師 社團法人台南市腦性麻痺之友協會 志工老師 |
古羅文君 | 女 | 個人專長:策展、製作、藝術創作、文字書寫、視覺裝置。 研究領域:舞蹈/身體與空間 |
服務單位: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職稱:製作總監 服務日期:2003年1月~至今 ◎策展經歷: 《隨機.共舞Random Dancing》舞蹈與空間/影像互動展覽 2018年10-11月於臺南市文化中心戶外星光廣場及場館走廊展出。 《編舞凝視—身體的日常繪寫》 2017年7-8月於臺南市文化中心B1F第二、三藝廊展出、同年10月於台中二十號倉庫主展場展出。 『進駐飯店之舞蹈概念展』 2016年3-5月於台南老爺行旅 The Place Tainan 7F Gallery “第四面牆”展出主題《今日事件》;2017年3-8月於台南老爺行旅 The Place Tainan 7F Gallery “行旅I”展出主題《不・在場》。 《維‧身—高雄:特定空間X身體軌跡計畫》(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專案) 2016年10月於高雄市立美術館401及402展覽場展出。 《維‧身─身體拓撲X城市軌跡》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一屆「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 2015年3-5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103及104展覽室展出、同年7-8月於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L1C第一展覽館展出。 |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 男 | 研究調查、研究訪查、文化出版、教育推廣、社區營造、見習參訪 | 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一群來自全台各地,關心這塊土地的歷史建築、並對市街聚落之未來發展懷抱著美麗憧憬的人士,聚集於擁有最多建築和空間文化資產的台南市,創設了「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我們期望能整合各界的力量和資源,藉由各類活動之辦理、相關論述之引介宣導,以及保存再利用理論和技術之研發等,來呈現歷史環境與建築所潛藏之珍貴意義和價值,積極喚醒民眾對生活周遭環境之文化資產的重視,群策群力,共同追尋福爾摩沙的本色,再造二十一世紀的美麗之島。 |
台南社大熱音社 | 男 | 台南社大熱音社 | 台南社大熱音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