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的民俗解析與實踐
人氣:793 人
課綱
學術/社會 地方學
民俗文化資產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三 晚上07:30~09:20(第一次上課日期:09 月 20 日)
- 開課地點:
- 台江文化中心(台南市安南區安吉路一段207號)
- 招生人數:
-
20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1 學分 1000 元(9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2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教材費:100 元
- 旁聽費:
每次 200 元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班
- 現職:
- 豐饒文化社總編輯
- 相關學經歷:
- 服務單位:豐饒文化社 職稱:總編輯 服務日期:2016年2月~至今
服務單位:靜宜大學台灣研究中心 職稱:執行長 服務日期:2007年7月~2018年12月
服務單位:民俗亂彈 職稱:執行編輯 服務日期:2016年~至今
李榮春文學推廣協會理事
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節目顧問
《吾愛吾家》民俗專欄,106年至今。
聯合新聞鳴人堂專欄作家,105年至112年。
曾任文化部「藝文教育扎根」輔導訪視暨評鑑委員,彰化縣、嘉義市文化資產訪視委員,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等。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常有人誤以為民俗是舊時代的「遺留物」或「過去式」,事實上,生活即是民俗,許多日常可見的文化價值觀,都屬於民俗思維的一環,此些民俗文化事項,既傳統又現代,既現實又超現實。
本課程期許透過深入淺出的民俗思維討論,帶領同學穿越古今,重新理解生活中的各種民俗事項,並以實踐民俗學為核心課程理念,讓我們一起在生活裡,做中學。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本課程無特別條件門檻,期許同學懷抱好奇心,藉由本課程在日常生活經驗中裡習得民俗知識。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本課程預期採課堂講述方式,部分課程安排文化體驗,以便回應到日常生活中的民俗實踐。
本學期課程預期培訓每位學員採集一則家鄉傳說與民間故事,並指導學員進行記錄與整理。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採取課程參與、體驗實作,並期許同學完成學期故事作業,以成果分享會形式共享日常生活中的民俗實踐。
5.備註&推薦書目
溫宗翰、林培雅,《南方口傳: 南臺灣民間文學影音採集成果專輯 》,台中:豐饒文化 ,2020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里仁,2010年。
林茂賢,《大廟埕:林茂賢臺灣民俗選集》,臺中:豐饒文化,2018年。
林美容,《臺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台北,翰盧,2014年。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23-09-20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鬼的民俗學
-
人死為鬼?真是如此嗎?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跟鬼魂有關的信仰與文化,
在清代文獻中,甚至有寫到「閩俗尚鬼,臺灣猶盛」,
台灣人為何對鬼魂信仰與文化這麼熱衷?
你知道農曆七月是台灣人的發明嗎?
你知道七月普度有甚麼樣的特殊文化嗎?
-
温宗翰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23-09-27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中秋節民俗起源與土地公文化(文化體驗)
-
全世界都有與月圓相應的節日習俗,對台灣人而言,仲秋原本就是慶祝收穫的時節,因此農曆8月15日舉行社祭、祭拜土地公、安插土地公拐,並作牙吃福,藉此共享福氣;除此之外,在全台各地也都衍伸許多與中秋節的相應節俗,本堂課除了逐一介紹以外,也預期讓同學們體驗如何製作土地公拐,進行深度的文化體驗。
-
温宗翰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23-10-11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台灣神鬼怪異經緯
-
你知道台灣民間社會裡面有許多傳說、故事、神話嗎?這些民間文學是如何誕生的呢?其背後有甚麼意義?民間文學都是虛構且虛假的事實嗎?要如何欣賞一則故事呢?
【回家作家:聆聽一則地方上的傳說故事】
-
温宗翰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23-10-18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媽祖、王爺、上帝公──海島生活與信仰潮流台南歲時記
-
台灣是海島國家,民間信仰發展相當多元且蓬勃,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神靈是怎麼一躍而為我們所敬奉的呢?一起重新來思考一下神明的誕生,還有不同時期的信仰潮流文化。
-
温宗翰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23-10-25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說一則在地的故事──民間文學分享與採集方法
-
嘉慶君有來過台灣嗎?對很多歷史研究者而言,往往對此說法嗤之以鼻,為何民間社會仍有許多人堅信嘉慶君來過台灣呢?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傳說、神話、民間故事是如何生產的呢?你能說出一則生活周遭的傳說故事嗎?你知道台灣有什麼民間故事嗎?你知道如何採集台灣民間故事嗎?本堂課程將帶您一窺台灣民間文學的採集方法。
【回家作家:準備整理或採集一則地方上傳說故事】
-
温宗翰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23-11-01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陣頭I:臺灣人信仰與身體藝術
-
陣頭是廟會中,時常可見,用以榮耀神明的表演藝術隊伍,你知道這些隊伍各自有哪些名稱與藝術表現嗎?
你曾經參加陣頭嗎?你知道陣頭原來也有相應的套路與邏輯嗎?
-
温宗翰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23-11-08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祈安建醮謝平安:海尾朝皇宮建醮文化認識
-
台灣民間信仰除了大大小小的進香與遶境活動外,還有為數不少的祭典儀式,舉凡建醮、謝平安、請神等各種祭典,環繞著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你能分辨這些不同的祭典文化嗎?
在臺灣漢人傳統社會中,以地方公廟為主所舉行的醮典一向是聚落中無可替代的信仰盛事。為了凸顯醮典的重要性,除了聘請專業的宗教人員來主持醮局之外,也必須利用各種裝置與藝術之手段,如神像掛軸、紙糊神像、醮壇等,將平時的宮廟空間轉換成為醮典期間的非常性空間,使信眾能十分明顯的感受到醮典的神聖氣氛,這就是醮典藝術存在的主要旨趣。因此,建醮期間的壇場空間與神像、祀具、法物等,也特別受到重視,不僅壇場的空間結構最完整,壇場中所陳設的各種法物也最豐富而多元,也成為民俗藝術和宗教藝術匯集的場所。
早期農業社會,大多在春季農耕時,向天地諸神佛祈請許願,希望整年度平安順遂,可以四時無災、八節有慶,到了秋收冬藏之際,便就利用農閒時間,舉行相應的謝平安儀式,藉此酬謝眾神整年來的庇蔭。複雜多樣的謝平安儀式,光是名稱就非常多種,到底生活當中有哪些敬謝天地的儀式呢?
-
温宗翰
- 第 8 次課程
-
第 8 次
2023-11-15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陣頭II:百年對手紀錄片欣賞與座談
-
陣頭表演的特徵,是往往需要「一對手」來互動,一個人是很難完成陣頭的藝術表現的,其中,家將陣頭更是如此,本課程預期播映家將文化紀錄片,並讓同學進行討論與思考。
-
温宗翰
- 第 9 次課程
-
第 9 次
2023-11-22
(三)晚上07:30~09:20
台江文化中心
-
故事分享:傳說故事的採集方法與整理
-
本堂課程預期讓學員至少完成一則在地故事的採集與整理,並透過此課程來認識更多本地相應的傳說故事。
-
温宗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