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里山倡議-家庭農園系蝦密
---農村比想像的還要富足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人氣:241 人
課綱

不折扣課程
學術/自然 社區總體營造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五 下午1:00~4:00(第一次上課日期:10 月 17 日)
- 開課地點:
- 使用線上教學(請見課程內容說明)
- 招生人數:
-
50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1 學分 0 元(7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3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不論對象均免收 1000 元
- 旁聽費:
每次 0 元
- 其他資訊:
- 1. 濁水溪社大操作土壤剖面經驗 : https://dr-soil.com/soil-samples/?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4HHP4EIYdVZhebwTZe6h-T4CovXE2ygJoszz6HK5fw9945YW_MTtMWibx5Ww_aem_vYlgRbRvmY6ZBxSgdz8HFA
2. 【上下游】陳興宗/芭樂樹教我的一堂土壤課:從土壤剖面,看見樹長不好的真相: https://dr-soil.com/%E9%99%B3%E8%88%88%E5%AE%97-%E8%8A%AD%E6%A8%82%E6%A8%B9%E6%95%99%E6%88%91%E7%9A%84%E4%B8%80%E5%A0%82%E8%AA%B2-%E5%BE%9E%E5%9C%9F%E5%A3%A4%E5%89%96%E9%9D%A2/
2. 伊甸喜樂園FB: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4%BC%8A%E7%94%B8%E5%96%9C%E6%A8%82%E5%9C%92/243342342731131/#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保育生物學 碩士
- 現職:
-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環境小組 / 研究員
- 相關學經歷: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你是否對「里山倡議」充滿好奇?
你知道野生動物跟人真的可以共處嗎?
保護環境竟然還可以增加額外收入?
那就來了解如何將傳統智慧融入現代生活,守護珍貴的自然環境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1.對里山倡議有興趣者
2.對社區發展有興趣者
3.本身是社區推動者
4.對於社區協力有興趣者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前四周課程會以一堂知識說明,搭配下一堂戶外實際體驗的方式進行。
累積了這些知識後,我們請之前協助過屏東牡丹部落社區發展的吳儷嬅老師,透過工作坊的形式,逐步引導大家可以讓里山食物上餐桌,體驗市集籌備及出攤的經驗。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推廣課程0學分,
但是如果完整跟完課程,2026年1月有機會在龍崎辦理的市集中,呈現大家協力合作出的攤位飲食,帶回滿滿的里山學分!!
5.備註&推薦書目
里山倡議的四點原則
(1)土地利用策略是依據複合式生態系統架構
亞洲農村地景的特徵是各種不同的森林和濕地等次生環境以鑲嵌式的空間結構與當地的地形緊密地結合,此土地利用方式創造出複雜的生態系統,得以保存該區的生物多樣性,並且為當地居民提供十分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例如︰集水區保護、防災、病蟲害防治、食物、燃料與木材。但是傳統鑲嵌式的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為單一作物連作後,複合式生態系統為人類帶來的益處消失或變質了。因此未來土地利用的策略必須建構在認清複合式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之上,力圖兼顧生產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之間的平衡。在目標區建立一份物種清單是擬定土地利用策略方向的第一步。
(2)永續的資源利用是依據環境的承載能力與自然的恢復能力
永續的資源管理及土地利用策略應考慮每個區域個別的環境承載力與自然恢復力,設定在合理的範圍,否則會造成當地樹林和水資源的耗竭、土壤性質惡化與侵蝕、喪失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生態農業、生態林業以及輪替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永續策略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再加上建立及監測環境指標。
(3)聚焦於當地社區的決策並以多方權益關係者的共識為基礎
永續經營管理策略的規劃、執行與評估應以共識決策方式為基礎。以當地社區為主體,但也積極徵求更多的權益關係者投入,例如︰當地政府、非政府組織和生態系統服務所有的受益者,包括市區內的企業和消費者。以社區林業的概念為例,它提倡成立管理委員會,分區以達到利用、保育與更新三者間的平衡,以及提供環境教育。
(4)開發與保育取得平衡
永續經營管理策略解決農村貧困與開發的問題不能失敗。根據估計全球75%的貧困者居住在農村,貧困及地景遭受破壞的惡性循環打亂了維持他們生計所需的生態系統服務,若不先中止這個循環更遑論保護生物多樣性。推廣生態旅遊以及創造當地對生物多樣性友善之產品的價值有助於農村的發展;在此同時,現代科技和科學與傳統知識及智慧結合以制定保育與經濟雙贏的策略。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25-10-17
(五)下午1:00~4:00
室內: 龍崎國小龍船分校
-
惡地不等於惡土-打破惡地不適合耕作的迷思
-
重新認識土壤: 健康的土壤要具備哪些條件? 土壤性質如何決定適合作物?
土壤剖面和土壤鑽探的異同,及這些方法如何協助我們更了解耕作的土地。
讓葉老師以之前在田寮等地調查的經驗,討論惡地形區域的農耕狀態。
[講師: 葉杏珍]
-
陳毓雯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25-10-24
(五)下午1:00~4:00
戶外: 龍崎永興農場
-
惡地不等於惡土-打破惡地不適合耕作的迷思
-
西南泥岩惡地土壤剖面調查實際體驗。看看永興農場的土地透露著什麼訊息。
[永興農場地址: 台南市龍崎區崎頂里過嶺4號]
[講師: 葉杏珍]
-
陳毓雯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25-10-31
(五)下午1:00~4:00
室內: 龍崎國小龍船分校
-
家庭農園和菜園異同大探究
-
說明家庭農園與菜園的不同點,多層次複合種植對生態及生計究竟帶來了什麼樣的幫助,分享家庭農園建立里山經濟的實際經驗。
[講師: 陳美惠]
-
陳毓雯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25-11-07
(五)下午1:00~4:00
戶外: 瑪家的伊甸喜樂園
-
家庭農園和菜園異同大探究
-
實際踏訪南部地區的家庭農園,了解家庭農園經營者歷程與經驗
[伊甸喜樂園地址: 屏東縣霧台鄉三和村美園 63-30 號]
[講師: 農場主人杜國忠(族名sabialong lyotsu)及徐惠美(族名 malu lagan)]
-
陳毓雯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25-11-14
(五)下午1:00~4:00
室內: 龍崎國小龍船分校
-
讓家庭農園產物上餐桌
-
以市集籌備的工作坊,帶動學員以龍崎農戶為對象,一起設計、媒合與分工,來籌組一場親身參與的市集體驗。
[工作坊主持: 吳儷嬅]
-
陳毓雯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25-11-21
(五)下午1:00~4:00
室內: 龍崎國小龍船分校
-
讓家庭農園產物上餐桌
-
以市集籌備的工作坊,帶動學員以龍崎農戶為對象,一起設計、媒合與分工,來籌組一場親身參與的市集體驗。
[工作坊主持: 吳儷嬅]
-
陳毓雯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25-11-28
(五)下午1:00~4:00
室內: 龍崎國小龍船分校
-
讓家庭農園產物上餐桌
-
以市集籌備的工作坊,帶動學員以龍崎農戶為對象,一起設計、媒合與分工,來籌組一場親身參與的市集體驗。
[工作坊主持: 吳儷嬅]
-
陳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