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民俗.文化.歷史田野工作坊
人氣:1564 人
課綱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三 整天(第一次上課日期:10 月 14 日)
- 開課地點:
- 海尾朝皇宮(海中街101巷10號)
- 招生人數:
-
35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1 學分 0 元(9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2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不論對象均必收 1500 元
- 旁聽費: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碩士
- 現職:
- 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台南市榮譽職社區規劃師
- 相關學經歷:
- 曾任記者、編輯,從事成人學習、台江文化、河川環境教育、寫作等教學研究工作。
*教學經歷
2009年社區大學特優課程(學術類)─高雄第一社大「公民新聞寫作」教師
2011年台灣學優良教案─「台江民俗文化工作坊」
2012社區大學暨社區學習組織特優課程(學術類)─台南社大「尋找寫作滋味:公民寫作」教師
*文學創作得獎記錄
2001文建會文學講古─鄉鎮故事徵文首獎《台江十六寮》得主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1. 我們生活在工業化製品充斥的時代。從都市到鄉村、從工作到生活。我們已經忘了「人」基本感官的敏銳度;我們已經忘卻了味覺、嗅覺、聽覺、觸覺與視覺與環境對話。
2. 透過「發現的方法」的工作方式,我們實地以“五感”的延伸,尋找台江社區聚落的地理及人文特質。從早餐、市集、校園活動、後巷、老街到紅磚牆的質感,以及緩慢的生活步調、亭仔腳的商業活動、廟埕前的聚集空間等等,解讀出生活及空間尺度的關係。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美的幽微處在於你能凝目注視、能細細品嚐、能輕輕觸摸、能靜靜聆聽。歡迎對自然、美學、建築、社區議題想深入探索,一同前來。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1. 認識「發現的方法」,以一種新的角度觀察社區、探索社區,開展一種新的「小世界的旅程」。
2. 深度社區體驗學習,增進社區美學觀察能力,希望帶領學員以「五感體驗」的方式、打開知覺,重新探尋台江社區新風貌,深刻認識在地的聚落特質與生活文化,建構未來社區發展的新素材。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5.備註&推薦書目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09-10-24
(六)整天
其它
-
-
發現的方法之意涵:
所謂「發現的方法」是由日本的建築學者吉阪隆正所提倡的地域計畫方法論,主要的意涵在於從單體建築到地域全體的整體性計畫中,如何對現有環境的觀察及理解出發。進而由發現創造的手段。在一個我們所身處的實質環境裏,其實涵蓋了在此地居住人們的生活、風俗習慣和產業,以及歷史等綜合體,建築的形式也反映了時代及社會生活的面象。但是如何在多樣、複雜的環境中抽絲剝繭而掌握住重要環境的脈落及紋理。除了在眾多資訊中作圖面及文字資料的分析之外,利用銳利的目光及觀察力,以及置身環境之中,以人的五感作環境的直接體驗是一個必要的過程。
五感的體驗:
透過知覺的體驗來發現場所的特質,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例如在熾熱的南台灣豔陽下行走,立刻可感覺到對大樹的渴望,漁村的氛圍,若欠缺〝鹹〞的氣味,則欠缺場所感。
台江社區的發現之旅:
分組展開以台江社區生活環境尺度為中心的調查旅程,調查方式是以地圖為基礎,並以照片、速寫、測繪及訪談,甚至是簡易錄影等方式做紀錄。
團體討論與分享成果檢驗:
由發現到創造,在大廟裡來聊聊我們的旅程中發現,共創未來社區的無限可能。
旅行手冊製作:
紀錄後的大量資料則必須經過分類、篩選、整理、編排建檔的工作,最後彙集成依尺度及時間地點的調查工作手冊。
「社區發現」之旅成果展示:
進行社區發現之旅成果展示。
-
吳茂成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09-10-21
(三)整天
其它
-
-
-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09-10-28
(三)整天
其它
-
-
-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09-11-04
(三)整天
其它
-
-
-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09-11-11
(三)整天
其它
-
-
-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09-11-18
(三)整天
其它
-
-
-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09-11-25
(三)整天
其它
-
-
-
- 第 8 次課程
-
第 8 次
2009-12-02
(三)整天
其它
-
-
-
- 第 9 次課程
-
第 9 次
2009-12-09
(三)整天
其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