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26【報名需備資料


    ● 新生報名| 請準備 一吋照片1張 、身分證件正本備查、報名註冊費200元、學分費。
    ● 舊生報名| 請準備 學員證、報名註冊費150元、學分費。
    ● 設籍...[詳全文]

  • 2024-12-26【線上報名的操作方式


    ★ 舊學員登入系統:帳號、密碼皆為個人的「身份證字號」(英文字大寫)
    ★ 點選欲報名的課程,再點「我要線上報名」,之後再按確認繳費。
    ★ 領有身...[詳全文]

  • 2024-12-09【114年第一學期,報名須知(114/3/3起開課)


    ● 12/29(日)上午9:00起 新舊生 同步開放 線上報名/線上轉帳
    ● 12/30(一)起 開放 現場報名
    ● 部份課程分時段開放線上報名,請見報名須知,以取得線...[詳全文]

:::

★法國高中哲學讀本(一)讀冊會--自已的公民能力自已救 ---讓我們用讀書/對話/思辨一探民主自由源地的基礎公民教育。

人氣:2708 人 人氣:2708 人 下載課綱PDF 課綱
確定開課 確定開課 未開放線上報名 未開放線上報名
課程資訊 課程資訊
上課時間:
每週 三 晚上07:00~09:50(第一次上課日期:09 月 07 日)
開課地點: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公園路750號)
招生人數:
20 人
課程收費:
  • 總學分費:1 學分 500 元(18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1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旁聽費: 每次 300 元
其他資訊:
應同步加選愛上政治社團
授課老師 授課老師
最高學歷:
大學
現職:
外商半導體設備工程師
相關學經歷:
愛上政治社簡介:
起初始於陳奕齊老師在2013年台南社大的愛上政治課,一學期的課程後遂成立了愛上政治社
(有關陳奕齊筆名新一的學經歷與主張,請網路搜尋)

愛上政治社主要的的期許是:
發揚社大社會公民的實踐: 政治文化及養成與公民對話。
這些工作相當的重要卻也很艱辛;
相較於宗教與慈善性公益性社團極難獲得掌聲與資源,
本者不理政治就是讓爛人來管理我們甚至於未來子孫。
別人不做的事,台南社大愛上政治社担起來做。

理念:
(政治普及,民主深化,公民參政)
公民具備基礎的政治素養,把參政變成生活中的一部份,才能自已的國家自已救。

經歷:
自太陽花學運前,愛上政治社就以成立,正於公民運動方興未艾之時,社團也有幸參與各項相關社大與公民的活動,族繁不及備載請見諒。

關於這一門課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在忙碌的柴米油鹽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是否偶而想起年少時的理想?
我們的社會還有什麼可以被改變? 有那一本書想看卻無閒看?
是不是可以一邊讀書一邊往公共參與的路邁進?
那麼來吧!"法國高中哲學讀本(一)讀冊會"是你的首選!
成熟民主國家公民須具有一定的知識和習慣討論的生活; 那麼討論也須要透過練習的一種溝通如,傾聽,表達,肢體語言等等。
更希望您可以形成自已的價值觀和正確的史實; 散發出優質公民的氣息。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想了解公共事務 有興趣參與讀書 思辨與對話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自行研讀進度; 實質參與討論
1,創造生活中少有的公共議題對話思辨的機會,學員在當下相互對話激盪的愉悅
2,知識和討論的習慣可以廣泛的應用在生活各方面
3,表達能力精進的可能:主持,歸納,結論...等等。

※【課程中老師可視學員的需要與學習進度,保有調整課程的權力】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自行研讀進度
實質參與討論
5.備註&推薦書目
<可優惠折扣訂書,亦可自行購書>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 探討政治的哲學之路
Passerelles : philosophie terminales L.ES.S
作者: 侯貝 等人
原文作者:Blanche Robert etc.
譯者:廖健苡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11

內容簡介

關心政治,是政治狂熱?還是正常公民應有的樣貌?
人民的訴求,是否可用激烈的方式來達成?或是該以維持社會日常運作為優先?
「小確幸」的生活,可以脫離政治處境而存在嗎?

  以扎實的哲學閱讀、深刻的辯證和討論,裝備自己的政治信念。
  當現實處境遭遇問題和衝突,才能無畏地捍衛自己的政治行動!

  本書帶領你發現問題,提出政治哲學的各種命題;從一般看法開始,陪伴讀者逐步反思。看不同時代的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由現實生活中的事件或作品(時事、文學、戲劇、電影、藝術等),進一步反思政治帶給人民的正反效益。

  從「社會」的定義和功能、從人類社會中「交換」的本質和優劣、從「國家」的目的和運作、從「正義與法律」的攻防,全面了解政治的本質。

  我們需要這本書,將這塊土地上簡化、情緒化、挑起對立的政治意見,導入具備思辨和對話能力的政治素養。這是一套連結哲學思考與現實處境的哲學思想讀本,讓你全面了解法國人探討政治、道德、主體、文化和真實的哲學之路!

更多詳情請參考~~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4282
各週課程規劃各週課程規劃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授課講師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16-09-07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一章 政治哲學導論──政治可否是為尋求普遍利益,而非為個人服務,成為有別於競爭的事務?
  • 【問題思考】
    問題1 政治只是權力鬥爭嗎?
    1. 征服與行使權力常會尋求激進的手段
    2. 只為了自保的政權不具正當性
    3. 權力競爭應該是為公共利益服務
    問題2 政治是眾人之事嗎?
    1. 必須由最好的人來治理
    2. 人們將自己權力委託出去,而制定法律與管理國家
    3. 必須讓公民對公共事務感興趣
  • 王志銘(社長)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16-09-14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一章 政治哲學導論──政治可否是為尋求普遍利益,而非為個人服務,成為有別於競爭的事務?
  • 【哲人看法】
    問題1 政治只是權力鬥爭嗎?
    1.馬基維利:政治,「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
    2.盧梭:政治行動必須以公共普遍利益為目標
    3.柏拉圖:需經權力分配來服務公共利益
    問題2 政治是眾人之事嗎?
    1.西塞羅:必須由最優秀的人來治理
    2.龔斯德:公民委託制定法律的權力
    3.托克維爾:必須讓公民對政治感興趣
    問題3 政治一定要用演的嗎?
    1.傅柯:懲罰行為中王權的戲劇場面安排
    2.鄂蘭:政治行動之所以要讓所有人看見,是為了讓人記住
    3.德布雷:科技演變改變了權力運作
  • 王志銘(社長)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16-09-21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一章 政治哲學導論──政治可否是為尋求普遍利益,而非為個人服務,成為有別於競爭的事務?
  • 【延伸思考】
    政治科學──什麼是最好的政治體制?
    西塞羅:最好的政體——混合式的政府型態
    電影──是否應該相信政治?
    《華府風雲》:政治可信嗎?
    哲學時事──民調是民主的工具還是民主的失控?
    羅蘭.凱羅爾專訪
    1.問題探討:「是否該相信輿論?」
    2.問題探討:「民主,是由輿論決定嗎?」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 王志銘(社長)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16-09-28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二章 社會── 我們能感受到社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但我們真的了解社會是什麼嗎?
  • 【問題思考】
    問題1 為什麼要進入社會?
    1.為了在公正的法律下共同生活
    2.人類活在社會中是為了交換
    3.為了學習共同生活
    問題2 社會是否控制其成員?
    1.社會決定其成員的生活條件,以及如何行動與思考
    2.各個個體能生產,並重複產出他們自己的社會
    問題3 社會能夠阻止衝突嗎?
    1.社會無法阻止衝突,因為社會建立在衝突之上
    2.社會應該為個體之間衝突負起責任
    3.社會透過調節以平息衝突
    問題4 為了尋求幸福,我們應該要逃離社會嗎?
  • 王志銘(社長)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16-10-05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二章 社會── 我們能感受到社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但我們真的了解社會是什麼嗎?
  • 【哲人看法】
    問題1 為什麼要進入社會?
    1.亞里斯多德:社會是幸福的條件
    2.斯密:社會對交換是必要的
    3.康德:社會解決人類的矛盾
    問題2 社會是否控制其成員?
    1.涂爾幹:社會對我們具有強制力
    2.黑格爾:個體有隸屬於社會組織的需求
    3.布爾迪厄:家庭是難以界定的社會對象
    問題3 社會能夠阻止衝突嗎?
    1.卡斯特:沒有不經抗爭或辯論而獲得的社會福利
    2.呂格爾:公共服務機構是否是對抗衝突與冷漠的保障?
    3.傅科:排除是否往往不著痕跡?
    問題4 我們要逃離社會才能幸福嗎?
    1.盧梭:汲汲營營而犧牲生命
    2.尼采:「成為自己」是社會晚近的發明
    3.莫里哀:虛偽的教訓
    4.佛洛伊德:「好的教育」無法保證幸福
  • 王志銘(社長)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16-10-12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二章 社會── 我們能感受到社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但我們真的了解社會是什麼嗎?
  • 【延伸思考】
    人文科學──「經驗」在社會學中的地位為何?
    婕曼.媞嫆:重新定義了社會學的關鍵與方法
    電影──團結互助是烏托邦嗎?
    《溫心港灣》:透過多種反差來加深社會性對比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 王志銘(社長)
  • 第 7 次課程
  • 第 7 次 2016-10-19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三章 交換── 任何東西都可以買賣?
  • 【問題思考】
    問題1 為何要交換?
    1.人類交換財物與服務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2.人類交換是為了建立社會關係
    3.交換回應著互助共融的情感
    問題2 交換有助於和平嗎?
    1.對話取代相互攻擊
    2.商業交易是和平的根本,但也會造成貧苦
    3.交換根植於社會秩序的基礎:社會契約

    2.洛克:國家沒有權利剝奪任何人的自然權利
    3.羅爾斯:在民主國家中的公民不服從
    4.羅斯巴德:國家危害到個人的自由
    問題4 國家是否能保護思想自由?
    1.史賓諾沙:國家不能禁止自由思考
    2.康德:批判性評論要能夠增進公共討論
    3.哈伯瑪斯:相互了解與意見表達
    4.諾齊克:不是只有一種烏托邦
  • 王志銘(社長)
  • 第 8 次課程
  • 第 8 次 2016-10-26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三章 交換── 任何東西都可以買賣?
  • 【哲人看法】
    問題1 為何要交換?
    1.休謨:相互的利益是人與人之間交換的唯一動力
    2.牟斯:交換作為總體供應體系
    3.卡耶:交換,是為了要擁有對象還是成為主體?
    問題2 交換有利和平嗎?
    1.呂格爾:以討論對抗暴力
    2.孟德斯鳩:商業交易為人們帶來和平
    3.盧梭:社會建立在一份欺騙的合約之上
    問題3 金錢能促成公平的交換嗎?
    1.亞里斯多德:貨幣有利交換與社會和諧
    2.洛克:金錢財富不均等並無不公平
    3.馬克思:在薪資交換制度下,勞工受到剝削
    問題4 人類可以活在沒有交換的世界嗎?
    1.李維史陀:論婚姻如同交換
    2.馬克思: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 王志銘(社長)
  • 第 9 次課程
  • 第 9 次 2016-11-02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三章 交換── 任何東西都可以買賣?
  • 【延伸思考】
    人文科學──個體在社會科學中的地位為何?
    亞當.斯密:自私自利是交換的動力
    哲學時事──代理孕母
    為什麼需要「生物倫理法」?
    愛嘉辛斯基與歐吉安專訪
    為他人設想
    繪畫──利息借貸應該受到譴責嗎?
    梅季思,《放高利貸的與他的妻子》,1514。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 王志銘(社長)
  • 第 10 次課程
  • 第 10 次 2016-11-09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四章 國家── 起身反抗國家的極權統治是否是對的呢?
  • 【問題思考】
    問題1 國家是為眾人服務的嗎?
    1.國家對公共財產負責
    2.國家應是源自社會「契約」
    問題2 國家如何行使它的權力?
    1.好的指揮可能涉及惡的手段
    2.國家使人相信追求公共利益
    3.國家使用暴力的權利
    問題3 社會應該要限制國家的力量嗎?
    1.組織構成取決於社會條件
    2.公民不服從
    3.國家是否無用?
  • 王志銘(社長)
  • 第 11 次課程
  • 第 11 次 2016-11-16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四章 國家── 起身反抗國家的極權統治是否是對的呢?
  • 【哲人看法】
    問題1 國家是為眾人服務的嗎?
    1.霍布斯:在服從契約下,國家確保安全
    2.史賓諾沙:作為契約的一部份,國家對所有人民進行救贖
    3.盧梭:作為協議的一部份,國家將自由與平等法制化
    問題2 國家如何行使它的權力?
    1.馬基維利:為了保有權力,要知道如何操弄民意
    2.馬克思與恩格斯:國家利用集體信仰
    3.韋伯:現代國家使用理性權威
    問題3 社會應該要限制國家的力量嗎?
    1.孟德斯鳩:政府的類型取決於社會的狀態
    2.洛克:國家沒有權利剝奪任何人的自然權利
    3.羅爾斯:在民主國家中的公民不服從
    4.羅斯巴德:國家危害到個人的自由
    問題4 國家是否能保護思想自由?
    1.史賓諾沙:國家不能禁止自由思考
    2.康德:批判性評論要能夠增進公共討論
    3.哈伯瑪斯:相互了解與意見表達
    4.諾齊克:不是只有一種烏托邦
  • 王志銘(社長)
  • 第 12 次課程
  • 第 12 次 2016-11-23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四章 國家── 起身反抗國家的極權統治是否是對的呢?
  • 【延伸思考】
    文學──是否該對所謂的「理想國家」有所警惕?
    喬治.歐威爾,《動物農莊》,1945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 王志銘(社長)
  • 第 13 次課程
  • 第 13 次 2016-11-30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五章 正義與法律── 正義:一種概念與制度
  • 【問題思考】
    問題1 合法化的不平等是否存在?
    問題2 合法就一定符合正義嗎?
    問題3 法律是強權的工具或是弱勢的防禦?
  • 第 14 次課程
  • 第 14 次 2016-12-07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五章 正義與法律── 正義:一種概念與制度
  • 【哲人看法】
    問題1 合法化的不平等是否存在?
    1.亞里斯多德:正義是合乎比例的平等
    2.孟德斯鳩:極端平等的危險
    3.羅爾斯:正義的兩個原則
    問題2 合法就一定符合正義嗎?
    1.黑格爾:論復仇與懲罰的差異
    2.多馬斯.阿奎那:不合法也可能是對的
    3.梭羅:遵守法律前先聽自己的良心
    問題3 法律是強權的工具或是弱勢的防禦?
    1.柏拉圖:法律是弱者對抗強者的工具
    2.巴斯卡:正義是最強者的法律
    3.康德:法律具有強制性
    4.盧梭:國家的法定權力從何而來?
    問題4 國家是否有權決定公民的生或死?
    1.貝卡里亞:沒有人能將殺人的權力讓渡給他人
    2.盧梭:公民的生命對國家是有條件的贈禮
    3.傅柯:從死刑的權力到生存的權力
  • 第 15 次課程
  • 第 15 次 2016-12-14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第五章 正義與法律── 正義:一種概念與制度
  • 【延伸閱讀】
    文學──正義是否遺忘了原諒?
    雨果。《九三年》,1874。

    【訪談】
    【哲學練習】
    【綜合整理】
  • 第 16 次課程
  • 第 16 次 2016-12-21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本書推薦序
  • 沈清楷
    朱家安
  • 第 17 次課程
  • 第 17 次 2016-12-28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學員總結/成果發表
  • 學員總結/成果發表
  • 第 18 次課程
  • 第 18 次 2017-01-04
    (三)晚上07:00~09:50
    303教室
  • 社大市民論壇舉辦
  • 待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