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工作坊3- 寮內社區紋理與地圖
---持續探訪台南公園周邊社區

人氣:1433 人
課綱

課程資訊
- 上課時間:
- 每週 二 晚上07:00~09:50(第一次上課日期:10 月 18 日)
- 開課地點:
- 台南社區大學(台南市公園路750號)
- 招生人數:
-
20 人
- 課程收費:
-
- 總學分費:1 學分 1000 元(6 週課程 / 一次上課 3 小時)-
- 學期報名費:新生:200 元; 舊生:150 元
- 保證金:對於免收學費者(低收入或身心障礙)收取 1000 元
- 教材費:0 元(使用教材:-)
- 旁聽費:
本課程不開放旁聽

授課老師
- 最高學歷:
- 台大城鄉所 哈佛公共政策與都市規劃碩士
- 現職:
- 規劃與社區營造
- 相關學經歷:
- 參與多項城市規劃與社區營造專案,喜歡在草地、廣場上發呆,大街小巷趴趴走 ,著有「在留白城市散步」、「尋訪台江古早味」,合譯有「反造城市:全球非典型規劃術」、「明日的農場」等書。

關於這一門課
1.為什麼想開這門課?希望帶領學員共同學習甚麼
在社大旁邊,緊鄰延平國中、台南二中、台南公園間的地區,舊俗稱「寮內」,有豐富、細緻的地方紋理與生活場景。
我們將親自走過並描繪出自己的地圖,看到台南公園周邊環境的前世今生,發掘它現在的面貌,也一起對話、參與,營造城市生活的未來想像!
{台南社區大學的地圖工作坊,希望以地圖為一媒介,促進居民與城市的人對地方的認識,透過地圖,學習如何與不同⽴場、族群的⼈們思考、探討、相互交流,透過參與發揮集體創意,為都市計劃與社區環境議題提出對策}
2.修此門課需具備什麼條件?
歡迎對社區營造、都市計劃、社會設計實務有興趣的人
關心台南公園生態、文史、綠帶的朋友
邀請北區公園週邊關心生活環境的社區民眾加入
3.上課的方式是怎麼進行的?學生可以有什麼收穫?
實地踏查、演講與討論
表達對城市議題的關心與想法,交流與學習彼此的不同專長
※【課程中老師可視學員的需要與學習進度,保有調整課程的權力】
4.如何取得學分?(評量方式)
實地踏查、演講與討論
5.備註&推薦書目
掛在地圖上的狂想者,肯恩 詹寧斯,臉譜出版,2013
誰把地圖變裝了,陳玉文,大雁文化,2007
地圖有氧運動:從紐約京都到台灣7+11個綠色生活地圖,荒野保護協會,野人出版,2005
畫地圖,說故事,插畫地圖中的創作意涵,王開立,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7
地圖會說話,不可思議的GIS,李文堯、林心雅,時報,2007
地理課沒教的事,用Google Earth大開眼界,廖振順,時報,2012
地圖藝術實驗室:52個與旅行、地圖、想像力有關的創意練習,吉兒 貝瑞,遠流,2014
Open Street Map: 特定主題地圖 https://osmtw.hackpad.com/-OpenStreetMap-VnjVOhWBZuO
地圖告解室: https://g0v.hackpad.com/-Mapfessional-EJfaf9C5gaT
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山崎 亮,臉譜出版,2015
社區營造的方法,文建會出版,2010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臺南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ainan.aspx)

各週課程規劃
- 第 1 次課程
-
第 1 次
2016-10-18
(二)晚上07:00~09:50
一般教室
-
從歷史出發- 古地圖閱讀
-
1. 地圖工作坊與台南公園- 緣起
2. 從古地圖閱讀,認識山水與環境、歷史
-
吳比娜
- 第 2 次課程
-
第 2 次
2016-10-22
(六)上午09:00~11:50
一般教室
-
社區踏查
-
1. 踏查與紀錄社區的紋理,巷弄、空地、廟宇、住家、特色景物
2. 訪問居民:哪些地方是否有故事?有著特殊意義?- 標注社區故事
-
吳比娜
- 第 3 次課程
-
第 3 次
2016-11-01
(二)晚上07:00~09:50
一般教室
-
面對的問題- 都市計劃
-
1透過之前社區的都市更新整建與維護計畫書,理解到社區現在面臨的問題
2.從交通、自然、生活面上,討論與台南公園周邊區域的關係、串連
-
吳比娜
- 第 4 次課程
-
第 4 次
2016-11-08
(二)晚上07:00~09:50
一般教室
-
座談- 未來想像
-
約訪週邊的二中老師、學生、里長或是關心社區人士,大家對於地方環境的看法是什麼?
如何促進交流、做些有趣的事?
-
吳比娜
- 第 5 次課程
-
第 5 次
2016-11-15
(二)晚上07:00~09:50
一般教室
-
地圖設計
-
1. 指認社區的潛力與機會空間,呈現在地圖上
2. 每個人帶一個適用於此地的社會設計案例來分享交流
-
吳比娜
- 第 6 次課程
-
第 6 次
2016-11-22
(二)晚上07:00~09:50
一般教室
-
分享趴
-
1. 辦一場活動,找到更多的幾位聽眾來參與
2. 從地圖作為一個學習媒介,是否刺激著我們對地區展開不同的思考?可以引發什麼後續行動?
-
吳比娜